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神行太保”叶景阳

发布时间:2019-02-20 10:59:48  来源:福州晚报

“神行太保”叶景阳

斗笠臼

  永泰县盖洋乡碓头村叶氏祖厝大厅里,贴着墙根摆着一尊石臼。看石臼那形体,估摸有100公斤重,它蹲踞这里已有300多年。石臼的来历有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叶景阳。

  (一)

  叶景阳生于清乾隆年间,相貌英俊,身材魁梧,自幼习武,膂力过人。他憨厚老实,以种田为生,农闲时节,义务教授同宗后生武艺,深得族亲敬重。

  一日,他在田间插秧,天气突变,大雨倾盆而下。他没带雨具,急忙躲到一户人家檐下。两个时辰过去了,雨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眼看暮色就要降临,叶景阳打算向主人借顶斗笠。

  那个矮胖的女主人是个刻薄的主,听说过叶景阳的武力好生了得,但未曾亲眼见识过,便带几分冷淡地朝厅中的石臼努了努嘴:“斗笠没有。那个你要是戴得上,那就带走吧,也不用你还了。”

  叶景阳一听,心里明白:这分明是刁难自己。

  叶景阳二话不说,把辫子盘绕于脖颈,一个箭步趋前,马步一扎,双手抓牢石臼的边沿,气沉丹田,蹲下身,胳膊一甩,腰一挺,石臼便似风筝一样上了他头顶。

  叶景阳高擎着石臼,迈开沉稳的脚步,从台阶到下埕,收住脚,转向矮胖女人,声如洪钟:“大嫂,谢谢啦!我这就戴着回家。”说罢,他回转身朝着家的方向疾步而去。

  “唉……”矮胖女人看着叶景阳远去的身影,追悔莫及。

  妻子见叶景阳从雨帘中举着个大石臼走回来,嗔怪道:“你这老不正经的,哪根神经搭错了,怎么偏偏挑这么糟糕的天气拿这笨东西,只要一个踉跄,就够你倒霉的……”

  叶景阳本不想告诉实情,怕妻子笑话自己“爱逞能”,可妻子“唠叨”个没完,便如实相告。妻子听了差点笑岔了气,“你呀,就是呆,人家那是试探你,你还当真了……”

  叶景阳撩起一角衣襟,擦拭脸上的汗水,满脸憨笑,“‘斗笠’就摆在这了,今儿起,舂米、舂白粿,任你使得了。”

  后来,人们称这石臼为“斗笠臼”。

  (二)

  叶景阳的腿脚也非同凡人。

  一天夜里,熟睡的他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谁呀?”“我,五婶。景阳,你五叔肚子痛得厉害,快帮忙找医生!”叶景阳一听,连忙一骨碌下了床。

  叶景阳火速赶到五叔床前。只见五叔腹胀如鼓,蜷成一团,痛苦的叫声仿佛要把房梁给震塌下来,豆大的汗珠布满苍白的脸庞。五叔一家老小都手足无措。叶景阳很快镇定下来,他想起乡境内乌石禅寺的住持。住持法号惠圆,耄耋之年,精武通医,也许能救五叔一命。景阳平日里经常跟住持切磋武艺、品茶论道,交情甚笃。

  才一炷香的工夫,惠圆高僧就被请到了五叔的床前。

  惠圆高僧很快就开好了药方,交到景阳手里。景阳接过药方一看,犯难了,方子中有几味药就地取不到材,必须跑到县城药铺才能抓到。惠圆高僧也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此去县城来回近三百里,除非神行太保在世,天亮前,要是服不上药,恐怕……”床边的人一听,都控制不住伤心的情绪而黯然落泪。

  叶景阳毫不犹豫地把方子往衣兜里一揣,大步流星,直奔县城而去。

  一路上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光大樟溪还要渡好几个来回,到了距离县城差不多二十里的礁濑渡口,差点翻船落水。礁濑南渡口,摆渡工夜间没有在渡口值守,渡船泊在岸边,缆绳系在古榕的树干上。不谙水性更没有撑船经历的叶景阳硬着头皮解开缆绳,挥起长竹篙,把船往北岸撑去。礁濑,顾名思义,以礁多见称。船到了溪中央,一不留神,船头撞上暗礁,使劲晃荡。幸好叶景阳身手敏捷,临危不乱,十分冷静地将手中的竹篙对准左右礁石,左点右顶,没几下就让船渐渐地停止摇摆。上了岸,顾不上喘息,又速速赶路。到了县城南门外,又有一条河流——清凉溪阻隔着,所幸逢枯水期,木构浮桥已经重架起来了。只是桥面铺满霜花,格外湿滑,叶景阳稍稍放缓脚步,过去了。

  他敲开了东街百年老药铺——济民堂的朱漆大门。济民堂伙计开门一看叶景阳那样子,惊诧得眼珠子都转不动了。原来,叶景阳赤裸着上半身,他一路奔跑,大汗淋漓,把衣服脱了拿在手上,身上还冒着热气。伙计把叶景阳请进堂中,为他沏了一杯热茶,问清原委,动了恻隐之心,十分麻利地抓妥了药,交到景阳手中。景阳递过去五枚铜钱,伙计只收下三枚,说:“本钱够了。”

  叶景阳谢过伙计,抬脚就要跨出大门。“暂且留步!”伙计好像记起什么,径直进了内屋。还不到十秒钟,他就手里拿着一包东西出来了,随后将其递到叶景阳手中,说:“你一晚上走了这么长的路,我看你肯定饿坏了。这几块光饼带着路上吃吧。”叶景阳感动得眼眶潮湿了,朝伙计深鞠一躬,便迈开大步,往回赶。

  叶景阳好似脚下踩着风火轮,公鸡第二遍啼叫的时候,赶回五叔屋里。五婶很快就熬好药给五叔喂下。

  当第一缕曙色出现在天边的时候,五叔的呻吟声渐渐消停下来,脸色也逐渐红润起来……

  当太阳从东山之巅露出脸来时,叶景阳才安心地回到床上,安然酣睡。

  岁月悠悠,多少风尘湮没于历史长河。然而,叶景阳的名字,跟那尊“斗笠臼”一样,永远留驻后人心中,并口口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