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福州冶山街巷掌故

发布时间:2019-01-16 09:23:52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冶山街巷掌故

鼓楼前公园

  宣政街,又称鼓楼前,位于鼓屏路鼓西路口附近,唐宋时因其在州衙之前,又有“衙前街”之称。明称“宣政街”,东属闽县,西属侯官。

  因福州有“鼓楼”,故有“鼓楼前”的地名。

  “鼓楼”为唐、宋福州“七重楼”之一(古代七重楼从北往南依次为都督府门、威武军门、南虎节门、还珠门、南利涉门、宁越门、沙合门),历来是闽都古城的时代标志。明王应山《闽都记》把福州鼓楼称作“全闽第一楼”。鼓楼北枕屏山,南对五虎(方山),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是唐代福州府治的门户,称“州门”。唐乾宁三年(896),福州升为威武军,改为“威武军门”。五代,闽王王审知在此置“漏水奁具”,用以计时,并用“挝鼓吹角,铜钲报时”,鼓楼成为一座报时的谯楼。后唐天成四年(929),鼓楼曾进行过一次大修,竣工后被称为“鼓角楼”。北宋嘉祐八年(1063),郡守元绛进行扩建,把单门改为双门,上建楼阁9间。北宋熙宁二年(1069),光禄卿程师孟知福州,始创“铜壶滴漏”计时,采用“鼓角更点”(报时),被正式定名为“鼓楼”。

  从宋至清,鼓楼曾发生过五次重大火灾。鼓楼多次被火焚毁而又多次重建,它以木构为主,因而施工时经常留下大量木屑(福州方言“柴配”),附近居民小孩前来捡拾回去引火。《闽都别记》记载,有两个在鼓楼前药铺的小伙计,一个是连江人徐得兴,另一个是罗源人俞百均,常一起在鼓楼前拾“柴配”烧饭熬药,互相帮助,结为生死之交。福州人称“鼓楼前拾柴配”的朋友,即指“总角之交”,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明代,又遭一次特大风灾。因是省会的重要建筑,每次灾后都在官府的主持下得以重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布政使陈大宾对鼓楼进行改建,仍然采用“铜壶滴漏”计时,并在南面楼前高悬“海国先声”巨大匾额。清代,改用挂“十二时辰水牌”报时,从中产生出福州民间对一些无所事事人的比喻,方言叫“鼓楼前挂时辰牌——挨时度日”。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鼓楼火灾,藩司徐继畲重修,改用西洋大自鸣钟报时,高一丈,广六尺,声闻数里,每月一次,时辰牌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1847年,又毁于火,总督刘韵珂重建。南面正额有“雄镇全闽”四个大字,左额“海天”,右额“鳌柱”。凡官府重要的政令、文告和福州贡院录取举人的榜文均张贴在鼓楼前。清咸丰年间,台湾彰化举子陈肇兴《第一楼观榜》,有“姓氏高悬第一楼”之名句。1949年8月福州临解放,海军宿将萨镇冰等知名人士为迎接解放军进城,联名起草了《告福州市民书》,就张贴在鼓楼前最醒目的地方。1952年,因修建鼓屏路,鼓楼被拆除。鼓楼前的三只石狮被移放在南门兜。但鼓楼前的地名早已深深地烙印在老福州人的心中。

  今天的鼓楼前已成为宽敞的交通要道,展现出都市的繁华。2001年,鼓楼遗址在地下考古中被发现。2009年,鼓楼区政府为保护历史文化,对地下遗址进行科学的保护,辟为公园,向世人展示。

  (林恩燕 林久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