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本土化、市场化、偶像化——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现状考察

发布时间:2017-03-01 11:36:19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蒋慧明

  如今,提起相声小剧场,恐怕各大城市中的年轻人都不会陌生。当下相声小剧场的遍地开花(尤以京津等地最为兴盛),可以视作是相声艺术在当代发展进程中的自然现象,是相声从业者与相声观众之间的相互选择所致。随着众多相声社团的相继成立,目前,小剧场已经成为相声演出的主要场所,而在各大中城市甚而远至新疆、贵州等边陲地区,去小剧场看相声已成了青年人热衷的一种娱乐消费方式和时尚选择。

  约略算起来,相声小剧场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也就不到十年的光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的地域风俗、人文特色等的差异,各地的相声小剧场也都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红红火火风生水起,也有的勉强维持亏本经营。特别是近几年,这些体制外的相声社团大多从最初的热情高涨进入了瓶颈期,面临着诸多困境,既需要从内部进行自我调整,也需要在管理模式和创作机制等方面予以规范。可以说,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相声小剧场正在朝着符合艺术创演规律和文化市场规律的正常轨道有序发展。至于其市场前景,将取决于不同相声团体的艺术追求方向,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需求,以及整个文艺市场大环境的更加开放与繁荣。

  基于笔者对“相声小剧场”这一课题的长期关注和实地调研,本文主要以上海、西安、成都、南京等地的诸多相声团体为考察对象,拟从本土化、市场化和偶像化等方面,谈谈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本土化——立足本地,积极传播相声艺术

  相声艺术自诞生之初起,就有从艺者走南闯北鬻艺谋生,也将这门发源于北京的艺术形式传播到了各地。历史上,像南京夫子庙、济南大观园、沈阳北市场等地一直是和北京天桥、天津南市相提并论的重要曲艺演出场所。此后,再加上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普及,相声早已成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被全国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艺形式之一。

  相声界素有“近乡问俗”之说法,意即在演出过程中巧妙融入当地的方言土语、风情民俗,以此增加与当地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亲切随和,往往颇受欢迎,现场效果亦十分强烈。另一方面,一些相声演员定居某地后,或课徒授艺,或尝试结合当地方言创作表演,积极普及相声知识、传播相声艺术,使得相声的群众基础日益广泛。

  随着各地相声小剧场的应运而生,如何吸引更多观众来现场观看演出,成了演员们除了提高自身演技之外,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于是,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语言表达、思维习惯,都必须结合当地观众的欣赏要求进行一番必要的调整和改造,“本土化”也因此成为各地相声小剧场发展运营过程中最为迫切和显著的标志之一。

  陕西青曲社相声演员苗阜、王声凭借《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等作品很快被全国观众所熟知;南京相声演员陈峰宁以南京方言表演的相声《挤公交》《清明》等作品,借助网络媒体的推动,一时间赢得不少新老观众的追捧;成都哈哈曲艺社创演的“牙尖系列”相声,在本地观众中亦引起强烈反响。“牙尖”是四川方言,专门用来形容一个人伶牙俐齿、尖酸刻薄的特点。哈哈曲艺社成员们在创演这一系列相声作品时,尤其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于戏谑、嬉闹中描摹出能让本地观众会心一笑的小人物形象,现场氛围往往热闹而欢乐。

  显而易见,方言俚语的恰当运用,是促使相声“本土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像上海方言中的“十三点”“憨大”,杭州方言中的“艮山门”等,更是频频出现在当地相声小剧场的演出中,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既有利于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

  除了大量运用本地方言、民俗元素外,各地相声小剧场的“本土化”还表现在积极挖掘整合当地曲艺资源,结合演员个人特长,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充实上演作品,致力于打造本土笑星,培养当地观众群体。由此可见,各地相声小剧场的年轻演员们在积极寻求“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正努力从形式到内容、从表达习惯到思维逻辑等诸方面进行着探索和挖掘,并已略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