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闽山社俗香火胜

发布时间:2019-03-06 15:26:36  来源:福州晚报

闽山社俗香火胜

闽山卓公祠

  卓祐之信仰溯源

  据载“闽山坊俗呼庙巷”(《闽都记》),盖因坊内自古有卓公祠(又称闽山庙)。此地乃西晋晋安郡守卓宏任满后落籍晋安候官、拓土开基时的住所。据《卓氏谱牒》记载,卓宏乃卓祎之子,由长乐北山(鹤巷)上村移居闽山(乌石山余脉)内。卓宏16世孙卓隐之,于唐贞元十三年(797)任莆田县令。卓隐之曾孙卓云,中唐乾宁四年(897)进士。卓云曾孙卓祐之,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中进士。这些人的生平经历与事迹,皆少见记载,仅有卓祐之的“神迹”与传说,在方志、庙志及笔记中多有叙及,对其褒封与公祭也屡有记载。

  宋《三山志》载:卓宏于西晋永兴二年(305)为第五任晋安郡(今福州)太守。致仕以后,在今文儒坊闽山巷一带择地而居。知人论世,以时代论,其时盖因北方先有司马氏望族“八王之乱”,继而有“永嘉之乱”,时局动荡,无法北返,故而就地安家。闽山巷地在郡治子城之外,开发初及,其先未有名族居住的记载。卓宏开基闽山,卓氏从此在闽中发祥。

  明弘治《八闽通志》载:“闽山威显侯庙,在文儒坊。神姓卓,名祐之。”宋端平乙未年(1235)《福州灵应庙敕》记曰:“郡人以尔之灵应为言,申命牧司,开以侯爵,益施惠利之实,永佑邑里之民,可特封广利侯。”同年又敕曰:“尔宅灵闽山,保有南国,耀阴兵以弭汀郡之寇,返炎风以扑邻境之焚。考观民言,灼见神烈,式益表号,以灵应广利侯,特封广利威显侯。”卓公祠遂为灵应庙,皇帝还敕赐二部《道藏》归其保存。

  据记载,卓公祠始建于宋建炎二年(1128)。建炎三年(1129),卓神自称以“闽山阴兵”破“建寇”。宝庆三年(1227),卓神又以“闽山阴兵”平汀州之寇,而且其神自语曰:“闽山,吾故宅也。”端平甲午(1234),“复设阴兵御邵武之寇”。屡见“闽山”之称与神迹。可见其时文儒坊(原名山阴巷)北之闽山境、闽山里已经著称,地因人重,境以神名,闽山庙又称卓公祠,祠庙相得,自然显名于世。

  万历《闽都记》曰:“闽山庙,神姓卓,名祐之,宋景祐进士,秀州(今浙江嘉兴)判官。生平正直,精爽过人,自谓死当为神。及卒,乡人即所居庙祀之,号应公大夫。”明王应山《闽山祠避暑》诗有句云:

  “选胜当三伏,言过里社中……我辈能歌雪,神君数借风。”明人陈元珂于隆庆元年(1567)撰《重修闽山庙记》,详述建庙及封神经过,文称:“闽山,其一处也。然山虽隐,其灵则显,故庙其地者,神况特异。”“予少长居闽山下,其父老往往道广利之神,曰灵应、灵慧。”

  凭藉里人感觉的灵应,卓祐之殁后之神号,屡受宋廷的褒封,遂由里人所号“应公大夫”,进而受敕封“广利侯”“灵应广利侯”“广利威显侯”“威显顺济广利侯”,至明永乐中,被“载诸祀典”。正统十三年(1448),重新其宇,“乡人崇奉弥笃”。神格由此提升,影响日渐扩大。

  卓公祠神庙变迁

  乾隆《福州府志》与《闽都记》记载相同,闽山庙“在闽山巷。神姓卓,名祐之,宋景祐元年(1034)进士,秀州判官。及卒,乡人即所居庙祀之,号应公大夫。建炎三年(1129),建寇猖獗。端平中(1234—1236),邵武山寇发;重(开)庆中(1259),汀寇发,神屡著灵异,现于云端,贼众惊溃。守臣朱良骥、运判诸葛有声,先后以事闻。初封广利侯,寻加威显,赐额灵应。”据此可知,闽山庙建于北宋年间,因以卓祐之居所建庙,又是主祀卓祐之,所以民间称之为卓公祠。据《乌石山志》记载:“明正统间(1436—1449),有司重修。万历三十一年(1603),福建左布政使王恩民移檄本府,春秋致祭。”此庙遂成官修、官祭的神庙。

  至于卓祐之成神的故事,《榕城考古略》与《竹间十日话》《竹间续话》皆有记载,可补“府志”记载之不足。文皆称卓“生平正直,精爽过人,自谓死当为神。及卒,果著灵异。”“明弘治初重建,香火益盛。嘉靖初,里人迎神,金鼓喧沸。巡按御史程昌莅庙,析其屋之半,后修复。宋端平中,赐敕二道,藏庙中。又,庙两旁祀十八滩神,未详所自。”(林枫《榕城考古略》)作者在按语中特别提到:“今大营里,福性境,亦祀卓祐之,未知分自何时?”可见到清代,卓公祠神还有分灵于城内里巷者。

  清郭柏苍《竹间十日话》对“滩神”有较详细的说明:“南平县之黯淡滩,俗呼九里滩,上有文惠王庙。志载:文惠王庙在演仙下里,临黯淡滩,祀滩神。是则滩神即文惠王也。宋进士卓祐之,死于溪滩,没而为神。故闽山庙十位部从称滩神。”文中又说,清流县东南有安济庙(又名九龙庙),“前有大滩九,九滩之内有小滩,共十有八滩,皆奇险,过者主客俱祷于九龙神”。这与福州闽山庙两旁所祀十八滩神一样,其中也包含了卓祐之没而为神的故事。

  郭柏苍后人郭白阳的《竹间续话》,引用苏之琨的《文勺》云:“淡水之险,首蜀次闽。闽水之险,则九龙十八滩最焉。方言:‘小曰滩,大曰龙。’九龙之间,为滩凡十有八,其地跨清流、永安二邑,非入豫章、两粤,不经于此。”这些文字再度证明,闽江上游之清流、永安二县间之江流,经过众多急流险滩,“九龙十八滩”实是形容其险阨而且数量众多。

  郭文引唐诗人张籍《寄元汀州诗》,有句曰:“为郡暂辞双凤阙,全家远过九龙滩。”说明九龙险滩在唐时便已十分著名。福建民间信仰众多,十八滩神之奉祀自在情理之中,但因卓祐之亡身于九龙滩中,故在闽山庙两旁奉祀十八滩神,也将卓公列名其中,却是料想不及的。这也表明,闽江上游的水上运输,与福州的关系是颇为密切的。

  闽山庙社俗兴盛

  闽山庙在闽山巷东卓公祠大院内,靠近南墙边上,原有一口古井,水质清冽,相传井底即为“三山看不见”之一的“闽山”,巷亦因此而得名。卓公祠亦称卓公庙、闽山庙,所在里社称闽山里、闽山境。庙坐北朝南,但拱形庙院大门却是西向开在闽山巷内。卓公祠遂成为闽山境里社之祠庙。因祠庙内民俗社火活动自古十分兴盛,故而名重福州城,境庙亦因之而扬声。

  闽山庙除神龛、供案及供桌外,庙前尚有大戏台。庙内最重的是每年元宵节的社火活动,其内容包括祭祀神灵(卓公祐之),娱神的戏剧演出,斗宝活动,张灯结彩放社火,深夜演出活动散场后,妇女结伴“转三桥”,以祓除不祥与灾祸,祈求吉祥好运。

  闽山庙的民俗社火活动,清末至民国一直都十分兴盛,许多文人墨客都曾作诗咏叹,民间竹枝诗中更有许多具体描述与记载。

  郭柏苍《乌石山志》的“志余”载:“闽山境,宋进士卓祐之宅,乡人祀之,子孙即其地为家庙。旧本二十四社。”闽山庙在清代成为卓氏家庙,又为里社。全境原辖二十四社,故闽山庙即是闽山境的社庙,庙原有祭田在闽侯小箬。康熙年间,延平府学教授卓道翼曾勒石记事,立于庙中。

  《乌石山志》的“山志”又载:

  “闽山庙,每年上元十三至十五夜,驾鳌山,玲珑飞动,人物、花果、禽鱼,皆裁缯剪彩为之,箫鼓喧腾,煎沸道路。”明谢肇淛《五夜元宵》诗云“:更说闽山香火胜,鱼龙百戏列斋筵。”邓原岳《闽中元夜曲》曰:“街头宝炬夜初开,一曲新词怨落梅。怪底佳人好妆束,闽山庙里看灯来。”徐?《与邓道协简》云:“三山元宵最盛,而神庙中各出珍奇,生荔留至春时,往往目击之。家兄(按指徐熥)《元夕词》有云:‘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馐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观此,则庙中鳌山之盛,前代已然矣。”(《小草斋》《徐氏笔精》)

  福州俗谚称“闽山庙斗宝”,看来这在当年是十分兴盛的闽俗活动。清诗人叶观国曾有诗咏福州元宵节:“闽山庙里看灯回,火齐冰纨满案堆。”明陈珂《闽山庙记》则指出乡人斗宝不仅一年只一次:

  “每岁三月三日,则聚富室奇玩,竞为杂剧、道神出游。是闽山庙斗宝,不独元宵矣。”说明闽山庙内的民俗庙事活动,如斗宝、表演杂剧、百戏以及神像出游活动,除元宵节外,还有“三月三”(古清明节)的节庆。斗宝是福州元宵节特有的一项民俗,届时富家巨室各出所藏奇珍异宝,包括古董玩物与反时节的鲜果(如荔枝等)物产,到闽山庙内展示,让众人纵观品评,以饱眼福而长知识;主人也借此显示富有与博雅。看来一年元宵节的斗宝还不能满足市民需要,故又有三月三日的闽山庙斗宝。

  闽山庙社俗还有一大特色项目,就是妇女“转三桥”活动,据传始于宋代。每年元宵夜,妇女们精心打扮,盛妆出游。先是在闽山庙内焚香拜神,观戏看社火。庙内活动散场后,便结伴同行,经过坊巷内数座桥梁,旨在驱除邪秽之气,祛病健身,故又叫“走百病”。富家女子肩舆、乘轿代步,贫家女子则结伴步行。当时福州文人多有作诗咏诵的。如,黄绍芳《转三桥》诗称:

  “十万红灯三五月,衣香吹满绿榕街。”翁时农诗称:“踏歌小队转三桥,灯事翻新看不足。”徐熥《闽中元夕曲》曰:“年少路旁虚送目,良家女伴转三桥。”邓原岳同题诗句云:“邀来女伴转三桥,歌舞丛中落翠翘。”

  这些诗生动地描绘了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歌舞喧腾的热闹场景和青年男女围观征逐的风情。这种习俗实亦古已有之,宋代学者方孝能有诗咏其事,云:“灯火风摇沽酒帘,月中人数买花钱。少年心事如飞絮,争逐遗香拾翠钿。”清末以后,因时局动荡、经济萧条,闽山庙会及社俗活动渐趋沉寂,胜事消磨,令人叹挽。新中国成立之初,闽山庙地一度改建为闽山公园。

  如今,若能振疲起废,重行闽山庙会,再为市民增添社俗活动的精彩,传承这一综合的文化艺术活动项目,相信会受到市民百姓的欢迎与感谢的。(卢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