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漫谈曾晖春四代人与翁心存父子的世谊

发布时间:2019-03-01 16:17:47  来源:福州晚报

  (一)

  清代福州“鹗里曾”家族的曾晖春(1770—1853)进士,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两姨表”亲表哥,他的五个儿子如数登上乙科,均为举人;其中,次子元炳、三子元海、四子元燮又登上甲科,俱为进士。难能可贵的是,晖春、元炳、兆鳌(元炳之子)、宗彦(兆鳌之子),父子孙曾四世直系接连进士,为清代福州所仅见。

  曾元海(1797—1833),字叶苏,号少坡,是曾晖春诸子中最早考取功名的一位。他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考取举人,道光二年(1822)考取壬午恩科二甲第二名(即全国第五名)进士。他历任翰林院编修、乙酉科贵州乡试主考官、丙戌科会试同考官、广西学政等职。在学政任期满即将还朝时,曾元海途中以奔祖母陈帖(林则徐的大姨妈)丧而回福州,后于道光十三年(1833)二月二日卒于家中,年仅36岁。他生前的同年同科进士翁心存(二甲第三名),与其友谊深厚,因此两家结为世交。

  (二)

  而今知道翁心存的人,绝对不会多过知道其子翁同龢(1830—1904)的人,因为翁同龢被康有为抬到了“中国维新第一导师”的地位。事实上,翁心存官至大学士,还是胜过了儿子的协办大学士;但是状元翁同龢曾任军机大臣,而心存并没有。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铭,号邃庵,江苏人。中进士那年,他31岁;而曾元海只有25岁。作为“年兄弟”,“年弟”的名次还在“年兄”之前,因此“年兄”对“年弟”是另眼相看的。

  起先,翁心存的为官轨迹与曾元海差不多,也是入翰林,然后外放担任乡试主考官、学政等。这两位“年兄弟”的仕途本来均是十分顺畅的,可惜“年弟”后来早亡。翁心存于道光十七年(1837)出任上书房师傅,直至升为总师傅,教授后来的咸丰帝、恭亲王奕和惠郡王绵愉等。咸丰八年(1858),他官拜体仁阁大学士。晚年,又入值弘德殿,侍读同治帝,以大学士衔管理工部事务。翁心存卒后赠太保,谥文端,入祀贤良祠。

  据《翁心存日记》不完整的记载,道光五年(1825),翁心存来福州主持福建乡试,为时仅三个月。在榕期间,他曾在闽县知县陆我嵩等几位同年的陪同下,泛舟小西湖,登宛在堂。(1825年)11月4日,翁心存离榕,赴任广东学政。离榕之时,来送行的门生有林则徐唯一的胞弟林霈霖等人。先辈翰林少穆(即林则徐)与他交谈良久,“曾霁堂(即曾晖春,号霁峰)年伯亦来”。此次送行,因少坡(即曾元海)不在家乡,故未出现。

  此后,翁心存在日记中,三次提及曾元海,时间分别为1833年3月4日、1834年12月18日、1835年3月25日。他在文中说,少坡于道光十三年(1833)二月中殇。后来,他问周姓仆人,得知少坡夫人于当年六月生了遗腹子。文中关于少坡1833年、1834年的记载,均是提到少坡之兄曾元炳,或称其为明府(对知县的尊称,元炳时任安徽桐城县令)。文中还提及曾兆鳌在其父署中,19岁早已入泮(并已中举)。1834年12月18日至19日,翁心存途经桐城,第一天元炳虽外出,但供给心存的饭菜很丰盛。文中的1835年3月25日,则是说,少坡之弟曾元燮等人携侄曾兆鳌来见,他们皆是举人(元燮、兆鳌先后于1838年、1844年成为进士)。

  (三)

  曾兆锽,即前文提及的曾元海的遗腹子,也是唯一的儿子。曾兆锽,字于乐,号仪如,同治三年(1864)举人,官至四品衔、户部江西司郎中。他的长官(户部尚书),即是翁心存的幼子翁同龢。翁同龢步其父翁心存的后尘,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帝师。翁同龢撰书的四条屏,原是送给曾兆锽的,现已传至曾兆鳌(字于柱)第四孙曾毓隽的外孙黄以榦。

  其全文如下: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唬猿悲急箭。”

  “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鹬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鸲对月峡而吟猿。”

  “才雄白凤,辩壮碧鸡,以其宏达博识,召至轩槛,预观其事,以献其颂。”

  “夫其果行修洁,斯文彪蔚,谔不照乎?移华龙骥乎?云路。”“于乐四兄世大人教搀”“叔平弟翁同龢”。旁钤阴刻“翁同龢印”,及阳镌“叔平”章。

  此外,曾兆鳌的长子、近代中国陆军之父曾宗彦(1850—1912)翰林,号幼沧,同治十二年(1873)亚元,光绪九年(1883)二甲进士。他是曾晖春的曾孙,是翁同龢录取的会试门生。这是曾家第四代与翁家第二代的世谊。翁同龢在1898年戊戌变法初期,极为重视曾宗彦御史关于陆军改革的奏议,曾亲自督促朝廷有关部门予以抓紧办理和落实。

  (李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