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福州民间春文化

发布时间:2019-02-20 10:55:07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民间春文化

“乞土胜地”石刻

  (一)

  俗语道:“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福州人对于春的习俗特别重视。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被定为“转外家”日。这一天,凡是已出嫁的女儿都会携丈夫、带儿女回娘家,向父母等人拜年。娘家父母则设宴团聚,俗称办“春酒”。第一碗菜便是“春饼”(春卷),意为“头箸开春”。女儿、女婿要亲手拆春饼壳(皮),状如扇形,四片一层,叠放盘上呈圆形。春饼壳虽凉了,但馅却是现炒现包。馅除了豆芽、香菇、金针菜、肉丝外,还有一样不可缺,即韭菜。“韭”与“久”谐音,希望美好生活“长长久久”。

  在鼓楼区五四路西侧,有一座古刹庆城寺,大门内的墙上立有“乞土胜地”石刻。古时每年春天一来,官员便会率众到这里附近的田野“乞土”(挖土),塑成一头土牛,然后放在木板上,众人抬着披红结彩的土牛沿街游行,一路上十番等表演,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大家齐声喊:“一月里来风调雨顺,二月里来地生万物,三月里来三阳开泰,四月里来四季平安,五月里来五谷丰登,六月里来六畜兴旺……”

  而在山区,农家大厅往往张贴《春牛图》。图的下方,列出本年二十四节气的时辰。在耕牛开犁前,农家人会煮酒蛋给春(耕)牛吃,可以起到御寒壮体的作用。福州十邑之一的屏南县,是高海拔贫困山区,如果不及时春播会影响全年生产与生活。屏南,清雍正十二年(1734)才成立县治,首任县官沈钟从江苏千里迢迢来此上任。他到任的第一年春天,自带干粮,下乡动员农民春耕;还自掏腰包,资助农民春耕。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借得余波资灌溉,好从南亩课农耕。”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爱民清官,便在东门外二里、当年沈钟劝农的地方建起一座廊桥,上架瓦屋,下铺石板,取名“劝农桥”。

  昔时,福州城乡居民在正月初一天刚刚亮,必须开门燃放一年中第一声鞭炮,名叫“开春”,意为“接春”。从正月初二到初四,闽江下游的水上人家便有姑嫂结伴上岸“贺喜”(贺年),唱贺春拜年小曲,清脆悦耳,声声祝福,句句吉祥。商家则于正月初四开门营业,俗称“开假”。这天,老板会煮几碗菜与伙计共祝开市吉利。文人则结伴到东郊鳝溪开展曲水流觞、迎春诗会等活动。

  (二)

  福州民间关于春的民谣不少,如“惊蛰未到雷先发,七七四十九日不见天”。意思是惊蛰这个节气还没到,天上就响起了雷声,意味着这一年整个春天都是阴雨日子。“冬没三日雨,春没三日晴。”意思是春天的天气不稳定,晴不了几天就会下雨,甚至会出现“倒春寒”,提醒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

  福州还有初春门上插“荠荠菜”的风俗。民谣唱道:“荠荠菜,三月三,插门前,保平安。”据说,荠荠菜具有清凉解毒等作用。此外,还有“春误一日,秋误十日”“春天一锄头,冬天一钵头”等。

  福州是海洋城市,长乐是著名的渔区,一年四季都有《讨鱼歌》。“正月里来正月头,初一围缯船开头”“人讲正月无鱼讨,会围青鳞嫩嫩头”。

  说的是渔民很勤劳,一开春就出海捕鱼,尽管这时的鱼只有小小的“青鳞”,但也可以捕来卖钱。“二月里来春草青,小船驶上迎泰山,有的亲戚朋友到,行头搬起成堆山”。说的是这时渔船出海适逢民间信仰泰山神的生辰日,亲戚朋友来参加活动,十分热闹,有新捕的鱼开春尝鲜。

  (刘湘如 林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