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祭灶与火文化

发布时间:2019-01-16 09:22:04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民间每年农历十二月廿四日为“祭灶”,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这种习俗说起来是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如果剥开它的宗教文化外壳,其内核则是一种对火的崇拜的文化现象。据民间世代相传,祭灶是为“灶君”饯行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各家各户一年中的善与恶的表现,以便第二年对善者嘉奖、对恶者惩罚,起到一种威慑、劝善积德的作用。

  然而,这种祭灶活动,本质上是对火的崇祀。因为人类自从发明了火,彻底改变了生吃、进入熟食的饮食革命。生吃有寄生虫,会影响人类健康与寿命,而熟食则可丰富食物的美味。由于有了火,便有了灶,而灶则代表家,所以福州民间凡是搬新家的人,第一天首先要举行“安灶家”活动,主人要买几碗鱼、肉、菜、果,在新灶头举行祭祀灶神,希望日子能像灶火一样红红火火。

  那么,灶神是谁?大体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燧人氏”,远古时人,他发明钻木取火,教人烹饪。第二种说法是《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记载的炎帝:“炎帝作腊祭。”《淮南子》则明确记载:“炎帝于火,死而为灶。”所以他与制造房屋的黄帝,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而后民则称“炎黄子孙”。第三种说法是祝融。《山海经》记载,祝融“住南之尽头”。南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属于火,故被视为火神,托祀于灶。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祝融是古代管火之长官,为“司灶之神”。《通鉴前篇》也有这种说法,称之为“火正”,谓之为“火官”。于是,后人便多以祝融为灶神。

  值得重视的是,清代福州人林枫《榕城考古略》卷中“坊巷第二”记载,福州南门于山下有“南离总管庙”,在五行中,“南离”属于火,故建有庙。该庙的朝向与众不同,一般建筑物都是坐北朝南,而福州南门的火神庙,却是坐东朝西,并偏7°。究其奥秘,原来该庙的大门正对着乌山上的“祝融峰”。这则鲜为人知。明代嘉靖年间,御史李元阳摹刻《禹碑》于祝融峰下。

  顺便要说的是,福州民间的祭灶日定在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这是有历史根据的。据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日,灶君朝天欲言事。”可见福州民间还保持着800多年前的传统习俗。

  (刘湘如 林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