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王灿登与龙溪王氏宗祠

发布时间:2018-12-18 15:13:58  来源:福州晚报

  龙溪王氏宗祠,位于连江县透堡镇西门街富民路117号,是黄花岗连江十烈士之一——王灿登的故居。

王灿登与龙溪王氏宗祠

龙溪王氏宗祠

  一

  王灿登(1875—1911),今透堡镇西门街人。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家,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从他父辈开始到他青少年时期,都一直栖息在祖祠——龙溪王氏宗祠的东厢房门头边。他自幼性情坦率,疾恶如仇。虽务农,但长在武风甚炽、革命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闲时好学技击,身手不凡。

  一百多年前,王灿登所住的地方为依偎祠堂边搭建的一间低矮的小房间。房门与祠堂东面边门相通。当年王灿登所住的地方,总有族亲往来拉家常。他以此为掩护,常常在这里会见社会进步人士和拳艺同行,感受到乡亲黄忠炳、拳师曾守辉等革命党人的热情。在平时的交往中,他结识了吴适等社会名流,常与革命志士仁人在此谈论国事、家事、天下事,切磋拳术棍法,点燃了心中爱憎分明的革命火种。

  光绪三十四年(1908),王灿登加入光复会,不遗余力地宣传革命道理。每当谈到革命艰难时,他总是说“革命重任,忠义难移”。宣统三年(1911)三月,同盟会决定举行广州起义,灿登听到此消息,心里特别高兴。他积极报名参加,并对人说:“多年来抱负,今天当可实现矣。”1911年4月23日,他与黄忠炳等随同吴适一行抵广州小东营,27日编入黄兴率领的第一路先锋队(敢死队),当天下午5点半前往攻打两广总督署,后又转战军械局,遇强敌而不畏惧,巷战中弹尽力竭被执,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翌晨英勇就义,时年36岁。王灿登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二

  龙溪王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50平方米,面阔15米,深30米。祠宇砖木结构,系清代建筑风格。前临状元街,四围风火墙,从街面拾三级石台阶而上,便是宽1.3米的走廊。廊前铺设大廊石,古朴大方。屋檐略伸廊外些许,棱、檩做工精细。虽处于民居建筑群中,但第一进门楼墙大门,一副“拓土无诸地,开闽第一家”门联赫然入目,烘托大门上方“龙溪王氏宗祠”匾额,肃穆庄严。

  王氏宗祠整座建筑为庭院式,祠门、前楼、屏风、天井、大厅、神龛从前到后沿中轴线布局。左右廊庑,顺理成章。主建筑大厅,单层木结构,宽畅、明亮、简洁,歇山屋顶,飞檐翘角,黛瓦砖墙。大厅花梨木柱子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太康望族武略文韬出三晋,固始义师扶良除暴靖八闽”,笔力遒劲,意境超然,与东面墙的“重建王氏宗祠碑记”一样引人注目。在与大厅相连的边房,原有黄花岗生还义士吴适的“忠肝义胆”亲笔题字,还有中式条案、太师椅、花架和五彩花瓶等,可惜在“文革”中散失。

  龙溪王氏宗祠的东厢房门头边,有一间低矮的附属房间。这里就是王灿登的故居,当年居住着他们一家三口。

  这栋土坯垒就的祠堂附属建筑连同祠堂一直住到他去世。房间面积有限,但视野开阔,很难想象主人已离开这座房子一百多年了。如今王氏宗祠内,还有一些王灿登生前用过的家具、日用品,以及平时习拳练武所用的器材。(阮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