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郑奕奏与“海军扛奏团”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8-12-04 09:56:08  来源:福州晚报

  闽剧是福州地方戏曲的代表,由明朝末年的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和清初的徽班等戏班融合而成。上世纪30年代是闽剧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班社林立、名家辈出。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郑奕奏,因唱腔优美柔婉,表演细腻含蓄,声情并茂,自成风格,被誉为“闽剧泰斗”“福建梅兰芳”。郑老的艺术人生逸闻佳话数不胜数,不过他与“海军扛奏团”的故事还是鲜为人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郑奕奏的表演艺术已达炉火纯青。对他演技着迷的许多人自发组成“扛奏团”(即“粉丝团”之意)。不论他去哪里演出,总有铁杆“扛奏团”自发跟随前往。奕奏的演出台词,都由一些著名文人代为润色,所以词名文雅,意味深长。这些“扛奏团”一见精彩场面,或听到动人唱腔,便在台下鼓掌叫好,赢得满场的喝彩声,轰动福州城。当年,郑奕奏的“扛奏团”不仅有文人组成的“诗人扛奏团”、生意人组成的“商人扛奏团”、邮电工作人员组成的“邮政扛奏团”、抬轿拉车人员组成的“民众扛奏团”,还有马尾海军上层人员组成的“海军扛奏团”。

  海军将领蓝季北是一个闽剧大戏迷。他曾经对朋友说过:“郑奕奏的戏如果没看过,那你死了去地下也对不起阎罗王!”蓝季北对郑奕奏的戏非常着迷,赞赏有加,每次给的赏银都非常丰厚。

  有一次,“善传奇戏班”应邀到马尾海军基地演出。这次,海军将领点的是《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只见由郑奕奏扮演的纤弱女子林黛玉(花旦),肩扛一把小锄头,手提小花篮,款款唱道:“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花朵与人一般受逼凌,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他的表演惟妙惟肖,令台下不少观众留下辛酸的泪水,掌声雷动,叫好声不断。

  演出结束,海军将领们来到后台祝贺演出成功。这时,蓝季北风趣地说:“那把葬花用的小锄头有点俗气,如果能换成一把金锄头,那就更好了。”说完,大家当场纷纷捐款。事后,有好事者向海军元老萨镇冰汇报,岂知萨老亦是奕奏的粉丝,他又转告其老友、仓山观音井中和大药房的老板卢诗如。于是,他们凑齐钱款,请著名工匠打了一个颇有分量的金锄头,镶嵌在原来的锄柄上。从那以后,郑奕奏演出《黛玉葬花》时,都用金光闪闪的锄头,轰动一时。(林恩燕 林久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