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历史上的马鼻蜜橘

发布时间:2018-09-18 16:54:50  来源:福州晚报

历史上的马鼻蜜橘

正在试种中的马鼻蜜橘

  罗源湾畔的连江马鼻,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声名最响的,要数马鼻蜜橘。

  正宗的马鼻蜜橘,皮薄渣少,汁多核小,外黄色艳,肉饱瓣实,甜中隐咸,口感鲜美,味道独特。在《福建橘谱》中有大量记载,称之为“福橘正宗”。《连江县志》(民国版)记载为:“形圆而不扁,皮黄而又薄,味视常橘尤清甘……为吾连之特产。”据说,历史上福建进贡朝廷的特产中,马鼻蜜橘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历史以来,优质的马鼻蜜橘,都是出售给官府的,位次品劣的才留了下来。但这些留下来的,按照马鼻的风俗习惯,几乎没有一家人独自享用,而是作为礼品,分赠人家。而能品尝到这种“贡品”,即使是剩余的,也一定是家人的至亲好友,一般的人则享受不到。

  历史上马鼻蜜橘,是种在大中山南面的橘园墩内。周边的光桥墩,还有辰山墩,虽然也种,但规模比较小,成活率也低。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马鼻还有大片大片的橘园,以大墩、解元墩为中心,东至“林家八扇厝”,西至三姓堂,南至埭尾,北至溪边,俗称“塘下橘园墩”。蜜橘种植在一大片田与园相间的地块里,尤其是“大墩里”最负盛名,里头的蜜橘,都是百年老橘树,一般高四五米,有的高七八米。

  农历三四月,是蜜橘开花的季节。到了六七月,蜜橘结果,稍稍大了点时,橘园里就多了小孩子。他们手持布袋,成群结队,在橘树下,拾捡从树上自然淘汰下来的小橘子。这些小橘子拿回家,去肉取皮,晒干后出售,民国时期卖给当地的药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卖给收购站。

  马鼻蜜橘有独特的口感,还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得益于当地独特的土壤条件。历史上,在地壳运动中,陆地下陷被海水淹没,造就了罗源湾,当时马鼻平原也是一片汪洋。但在海面上,因为下陷的山峰露出水面,成为小岛,后来因为马鼻鲤溪、亭溪水流的冲积等原因,于是出现了马鼻平原。而那些岛被风化后,逐步消失,变成丘陵,也就是历史上的“土墩”,马鼻人简称为“墩”。从马鼻族谱及地名上分析,马透各村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这样的“墩”,如“尖墩”“墩里”“墙兜墩”“解元墩”“大墩里”等。马鼻“解元墩”“大墩里”等,地处马鼻平原的东南角,地势低洼,每年雨季,或者台风季节,雨水海水交汇在这里,田地土墩,经常被浸泡在“半咸半淡”的水里。在这样土壤里能成活的蜜橘,自然生命力顽强,而且结出的果实口感独特。据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土壤专家曾多次到马鼻,想破解“马鼻蜜橘”的秘密,也进行大量移植,但一离开这片土地,蜜橘的口感等则完全不同。

  据上辈橘农介绍,马鼻蜜橘的养护是十分讲究的。马鼻蜜橘生命力强,是因为马鼻蜜橘“只嫁不种”。就是说,正宗的马鼻蜜橘,没有直接种的,而是嫁接的。《连江县志》(民国版)在介绍马鼻蜜橘时说“橘枝接于柚树头……”所以“柚色而橘实……”也就是说,马鼻蜜橘是先种“柚”,长到一定程度,就锯掉部分,剩底下一截,再将马鼻蜜橘的枝条剪下来,嫁接到这截柚头上,一成活,就开始结果。因此,嫁接的马鼻蜜橘,有的看似刚长成,到了收成时却硕果累累。

  1969年9月27日,台风袭击马鼻,海堤全线漫顶;1980年8月28日,台风再创马鼻,海堤缺口5800米。两次台风,都使马鼻的橘园汪洋一片。1980年11月,马鼻生产队解散,几乎在一周之内,几千株的百年蜜橘,全部被砍光改种番薯。有人说,马鼻蜜橘一周内绝迹的原因,是因为两次台风海水的浸泡,根部腐烂所致。其实不然,马鼻蜜橘有百年历史,海堤修建,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这以前的几十年时间,橘园一年不知多少次进水却相安无事,而且越长越好,何况人们砍伐橘树时,蜜橘刚获收成。主橘园大片大片的橘树,郁郁葱葱,根本没有枯叶死树。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当年一个橘农却是这样认为:因为生产队解散,没有专业管理团队,个人管理少量橘树,成本高,难度大,加上销路方面的担心,让人心生恐慌,因而毁掉。

  1983年,连江县农业局专家先后在马鼻广桥剪取大量橘枝,以柚苗作砧木,进行嫁接。第二年,以每株补贴5角钱的优惠条件,鼓励马鼻群众复种。在墩里村,他们利用承包地,连片试种了100多亩,总共7000多株。但因远离原来的橘园,土壤条件不同,没几年,橘树逐步枯死……复种没有成功。

  尽管这样,民间人士的探索试验,却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他们采用传统的方法,在相近的土壤条件下进行培植,试验正在进行中,但愿能获得成功,以再现马鼻蜜橘昔日的辉煌。

  (张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