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发布时间:2018-09-18 16:29:05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城内自古内河众多,水网密布,有河自然有桥。据史料记载,在清朝以前,福州有古桥797座,至今保存下来的不足200座,其中包括被视为福州古建筑瑰宝的“琼河七桥”(又称“琼东河七桥”)。

  琼河七桥,即金斗桥、馆驿桥、双抛桥、高峰桥、板桥、安泰桥、观音桥。如今,它们安然地静卧在游人如织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琼河七桥”,其实7座桥梁中无一在琼河上,与现在的琼东河也没关系,而是文物普查时“老福州”沿用俗称而已。

  金斗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金斗桥

  金斗桥位于文儒坊西侧的安泰河上,是一座单孔平梁伸臂桥。清《榕城考古略》记载,金斗桥“在文儒坊西口,旧罗城金斗门桥也。”宋《三山志》记载,“唐天复元年(901),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设大门及便门十有六,水门三。”“金斗门系罗城西南之一城门。金斗桥是城门外壕的座桥”。《三山志》又云:“水从外壕入城至金斗门。”“桥近之,故名”。

  现存的金斗桥是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三月奉宪重修,东西走向。桥北栏板上阴刻“古金斗桥”四字。桥长10.2米,宽3.7米,有高0.92米正体望柱6根。桥的西侧居住着清代“台湾总兵”“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后裔。金斗桥1986年重修,改用水泥铺就,成为仓门街通往通湖路的交通要道。

  馆驿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馆驿桥

  馆驿桥位于衣锦坊西侧的驿里巷(原名圆通巷)口。因桥附近有五代闽国的驿铺“三山驿”,故称馆驿桥,俗称驿前桥,旧名车弩桥,原为后唐罗城护城河上的木梁桥。

  现存古桥为东西走向,桥长7米,宽5.05米,跨度5.1米。桥两侧有仰莲望柱8个,栏板与望柱的连接采用古代传统榫卯工艺,既牢固又颇具特色。此桥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改为石平梁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春,有一位名号“雨村”的乡亲,考虑到桥面偏低,涨潮时会影响舟船通行,自愿出资改建成单孔石拱桥。今南侧桥栏板上依稀可见“馆驿桥”三字,北侧栏板有铭文“前明成化戊戌建造,旧址,大清道光戊戌仲春七十叟人雨村重建”。但是,明万历《闽都记》、明弘治《八闽通志》均称建桥时间为明成化十七年(1481)。至于确切的建桥时间,有待学者进一步考证。

  双抛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双抛桥

  双拋桥坐落于今杨桥中路雅道巷北侧,俗称“合潮桥”。明《闽都记》记载,“二潮吐吞,缭绕若带,会城一奇也”。

  福州民间关于双抛桥的由来,传说颇多,又说原名合潮桥。原先桥下河道是大航桥河与元帅庙河的交汇处,桥下河水一头通元帅庙河,一头通白马河,两河在此汇流;它与之前的另一座“发苗桥”合称双抛。又因本桥呈曲尺形跨越两条河流,故俗称双套桥,久而谐音为双抛桥。还有传说,古时有一对恋人在此桥投河自尽而得名。相传古代有一位居住河畔的王氏男子与陶氏女子相好,两人感情甚笃,誓结夫妻,但均被双方父母力阻,亲事不成,因而趁月夜私奔在此桥投河自尽,后人以这对梁祝式恋人殉情的悲剧故事取名双抛桥。

  桥梁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后毁。至迟至1949年的福州老地图上,双抛桥仍然是垂直的两座桥。杨桥路多次改扩建后,仅存大航桥河上南北走向的石拱桥一座,而且河流早已不见,现在不过是开发商在桥西侧设置浅水以象征罢了。

  现存的双抛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清光绪二年(1876)所建桥梁的基础上,修建的单孔石拱桥。桥长9米,宽2.9米,跨度4.8米,桥址上建有风雨廊。

  高峰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高峰桥

  高峰桥位于杨桥路白马路口,福州府城西门外陆庄河上,北通柴巷,南连高峰里,石构平梁桥。桥长13.9米,宽3.64米,跨度7.5米。

  高峰桥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200多年来历经多次整修,保存完好。1986年,又重新加固添砌石栏板。当年,民众集资在桥南、桥北建2座凉亭,桥东侧建跨河思乡平台,供群众文化休闲之用。平台两旁由书法家赵玉林书一副对联“景物依稀曾入梦光阴荏苒更思乡”。桥西侧南岸原有1株古榕,向河中心倾斜,形成“脚跨河两岸

  身在河中央”的奇观,俗称“人字榕”。2005年9月,“人字榕”被台风吹倒。

  板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板桥

  板桥,又名虹桥,俗名老佛殿桥,位于光禄坊南侧玉山涧的古罗城大壕(今安泰河)上,南北走向,始建于五代,供市民出城来往使用。据《榕城考古略》记载,福州城内之河,“萦回缭绕,与大江潮汐通,皆唐宋以来城壕故迹也”。板桥原为木构桥梁,桥上建有亭,后圮。明重建改成石梁板桥,后又改建成为悬臂石撑架平梁桥。现桥长5.35米,宽3米。桥面设有护栏,两侧设有0.8米高石望柱6根,柱头上刻有宝珠状柱钮。石望柱、石栏板与桥梁间的连接均采用榫卯结构,形制朴拙,艺术价值较高。东侧桥梁上刻有“万历壬寅年仲春十方仝立”字样。由此可见,当年重建虹桥非某人或某几人之功,乃合十方乡邻之力而成。

  板桥199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泰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安泰桥

  安泰桥位于八一七北路安泰河中段河床上,唐天复元年(901),王审知筑罗城,把子城的南门虎节门南移至今安泰桥位置,称利涉门,在利涉门外的护城壕上建利涉门桥(今安泰桥)。宋宣和元年至宣和七年(1119—1125),陆藻任福州太守时,创亭其上,亭久废。桥的结构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桥长11米,宽6米。

  《福建通志》记载,“唐天复初利涉门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连,两岸酒市歌楼,笙歌从柳阴榕叶中出”。它曾是当时福州的水路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行舟东可出闽江通海,西也可达西湖。每年端午节龙舟竞渡,热闹非凡。随着城市道路的发展,安泰桥成为城区中轴线上的主要桥梁。宋代大文学家曾巩任福州知府时,曾写下《吟安泰桥》:“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插斗杓。人在画楼犹未睡,满船明月五更潮。”

  观音桥

琼河七桥:福州古桥文化的“活化石”

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安泰河与文藻河交汇处,因桥旁有一座观音寺,祀有观音大士,故名观音桥。

  观音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5.1米,西侧旁边一块栏板上刻有“观音桥”3字。桥东侧中部的栏板上有铭文“明成化丁酉(1477)建造,清道光戊戌(1838)重建”。两边望柱上有铭文“光绪丁未年仲冬吉旦修”;光绪丁未,即光绪三十三年(1907)。

  观音桥1986年整修加固,目前是鼓楼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