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明代“连江六才子”及其诗作

发布时间:2018-07-16 16:32:50  来源:福州晚报

明代“连江六才子”及其诗作

《晋安风雅》一书部分目录

明代“连江六才子”及其诗作

入选《晋安风雅》的赵恢诗作

  神秘的才子

  民国版《连江县志·列传》中,“林金”名下有按语:“徐惟和《晋安风雅集》(应为《晋安风雅》)连人入选者六:王德溢、吴文华、陈第、游琏、林亦与下焉。其一失名,时有‘连江六才子’之目。”

  关于“六才子”中的最后一位才子,自明代以来,说法不一。乾隆版《连江县志》倾向于赵恢、孙文铨、陈址等,民国版《连江县志》则聚焦孙用、孙芝、董应举等三人,民间则看重孙文锡、陈元登、林几复。

  笔者以为,要想寻找这位神秘才子,必须从徐惟和编选的《晋安风雅》入手。且应有几个入选条件:一是籍贯,应是连江人;二是生活年代,须在明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1619);三是必须对诗歌有一定的造诣,最好有著作集面世,当然最基本的条件须有诗歌入选《晋安风雅》;四是在官本位的明代,没有一官半职的人,难登才子之列;五是附加一个条件,最好彼此相识、熟知,或有往来,有交流,或同游、酬诗唱和等。

  依此标准,纵观以上疑似“六才子”之一的9人中,哪个是“最佳第六人”呢?先说董应举。《福建省志》载:“董应举,福建闽县龙塘乡(今属连江琯头镇)人。”然明代琯头隶属闽县(今闽侯)管辖。董应举虽才情卓著,但当时不属于连江管辖,应不在六人之列。陈元登生活于明末清初,又是一介布衣,自然难登才子大雅之堂。同样,孙文铨虽长于诗,雅健浑成,卓然名家,然因老不得志,韬光匿采,放迹山水之间,也是没有一官半职,可以排除。陈址、孙芝名气不大,诗词、著作亦无存世,不大可能。孙用与“六才子”中的吴文华等人交谊颇深,但诗歌作品存世不多,只能存疑。孙文锡虽任监察御史,但与这五位“才子”少有交集,存世诗歌也不多,也只能存疑。最有可能的就是剩下的这位赵恢大人了。

  笔者关注“连江六才子”之谜已近十年之久,因苦于找不到徐熥(字惟和)编选的《晋安风雅》,而未能释解。近日笔者从网上淘得《晋安风雅》三卷,终于破解了此谜。

  《晋安风雅》收录了洪武至万历间(1368-1619)福州264位诗人的作品,连江有王德溢、吴文华、陈第、游琏、林金、赵恢等六人入选其中,共计选入诗作15首。其实有七人,还有一位就是“风流才子”林景清(书中标注为闽县人)。《晋安风雅》“诗人爵里详节”目录中,载有218名入选诗人的简介,连江五人入列,按前后顺序分别是:赵恢、王德溢、林金、吴文华、陈第,并无游琏的简介,这好解释,概因篇幅所限,没有将264位诗人一一介绍,不过内文中赫然选录了游琏的两首诗作。令人蹊跷的是,《晋安风雅》“诗人爵里详节”目录中有赵恢的简介,且名列连江诸才子前面,内文也选编了一首赵恢的诗作《长陵陪祀》。连江六才子“一人失名”之说起于何时?问题出在民国版《连江县志·列传》中,“林金”名下有按语:“徐惟和《晋安风雅集》(应为《晋安风雅》)连人入选者六:王德溢、吴文华、陈第、游琏、林亦与下焉。其一失名,时有‘连江六才子’之目。”硬生生地把“榜眼”赵恢给“失名”了。究其原因,民国版《连江县志·列传》中“林金”名下的按语,为1988年点校整理者新标注的,有误在所难免,笔者不知点校者是否查过《晋安风雅》一书?是没看清目录,还是未查找该书?不得而知。阴差阳错,这或许就是造成其中一位“失名”的真正原因了。

  那么,以上存疑的孙用、孙文锡、阮嗣、吴孔锜、董应举、孙文铨、陈址等人并无诗作入选《晋安风雅》一书,自然可以排除了。强调一下被“失名”的赵恢:他才德兼优,一生任职文学侍从之臣,擅于文史诗词,堪称一代硕儒,文史学家,又是榜眼及第,不是才子谁是才子?

  现将上列“连江六才子”生平简介及诗歌作品分篇介绍。

  赵恢:崇实黜浮 一代俊才

  赵恢(1397-1457),字汝弘,号文峰,连江县郊江南铺(今江南乡江南村)人。他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自幼聪颖好学,9岁入村塾,11岁随前辈孙明远习古文辞。明远是位无意仕途的穷塾师,通晓古籍。在良师循循善诱下,他学识与日俱增。知县杨廷芳十分喜欢他,曾对其父道应说:“是儿不凡,前程无量!”亲自送入邑庠,补弟子员,卒业于陈悠先生。永乐十八年(1420),赵恢以易登永乐庚子吴观榜,领乡荐。宣德八年(1433)赴京会试,成绩优异,擢置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晋右春坊庶子(太子侍从官)兼侍读,纂修国史。

  赵恢一生命运多舛,民间传说其因母早逝,体弱多病。17岁那年,在敖江钓得一条白鳝鱼,伙伴见是异物,劝他放生,赵恢胆大,竟把它煮了吃。说也奇怪,数日之后,顿觉血活筋舒,气升力涨,三年过去,魁伟如巨人,力举千斤。宣德五年(1430),赵恢赴京投考,殿试制问“羲禹河洛象数”,赵恢条对详明,初拟状元,但阅卷官认为在文字上忌讳甚多,以“恢”为“灰心”二字,不取。

  这次会试对他打击很大,但他并不灰心。宣德八年(1433),又毅然赴试。据传,明代看重文武全才,故参加文试之人,还要加武试。赵恢在马、步、刀诸般武艺未试之前,和曹鼎私下商定,夜间把石靶和靶座移前三尺,以示气力。次日,明宣宗皇帝查问此事,赵恢和曹鼎皆坦白交代。这两件重物都超过千斤,朱瞻基不相信,令他们俩搬回原处,目睹搬移,龙心大悦,未试武艺就当场钦点:曹鼎状元(他搬的靶座比赵恢搬的石靶重100公斤),赵恢榜眼。民间不知细情,以为以力取胜,误为赵恢参加的是武试中的武榜眼。

  《晋安风雅》“诗人爵里详节”则这样介绍赵恢:“字汝宏,连江人,宣德八年廷试第二人,历官春坊庶子兼侍讲,经筵讲官。”

  赵恢存世诗作甚少,入选《晋安风雅》一书的诗作也仅有一首,为七言律诗《长陵陪祀》:“西山晴日翠华临,五色云移辇路阴。梧竹两朝湘水泪,苹蘩千载鼎湖心。追陪玉帛叨词苑,扈从旌旗簇羽林。一自龙飞幽蓟后,茂陵松柏日萧森。”

  玉泉山中岩寺留有一首赵恢的题诗:“踏破峰头万点霞,凄清风物总堪佳。崖悬古洞云为锁,石榴寒泉玉作花。”

  他生前著有《国史拾遗》八卷、《釐正集》六卷和《出使录》等。(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