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奇荔·奇才·奇事

发布时间:2018-07-03 15:03:04  来源:福州晚报

  醍醐荔

  在《陈鼎荔枝谱》里,记载有一株令人酩酊大醉的荔枝树。它位于仓山区螺洲南部的甘果山上,每一粒的外壳,上部分与下部分都是殷红色彩,而中间却有一圈如雪一样白的线条,仿佛腰带,故被人称为“美女腰带”荔枝,也称“玉带束佳人”。这种外形奇特的荔枝,只要吃上10粒,人就像喝了高粱酒一样酩酊大醉,于是被称为“醍醐荔”。

  到了清代,由于山下庙宇年久失修倒塌,压坏荔枝树,结果这种荔枝便随之绝种,令人惋惜。

  9岁奇才吟荔枝

  据明代名人徐《榕阴新检》卷十六记载,唐代福州出了一位奇童林杰,才5岁就“幼而聪慧,言发成文”,并擅长作对。9岁时,有一次他家中宴请贵客赵格。赵看到桌上摆着一盘鲜红的荔枝,便吟了两句,接着问林杰,“你能不能对上两句?”林杰立即脱口和上两句:“金盘摘下排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把荔枝从外形到内肉都比喻得十分巧妙,令赵格赞赏不已。

  有一位曾担任副使官的郑立之,为林杰作了《奇童传》,后被收入《闽川名士传》。这是福州也是福建历史上最早吟对的荔枝诗。1995年10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名人词典》,还把这位9岁奇才载入词典里。

  “亮功红”

  据清代林枫《榕城考古略》记载,今鼓楼西门有一条古老的小巷,因宋代出了一位官至监察御史中丞、封卫国公等要职的余深,于是人们便叫此巷为“余府巷”。他因反对宋徽宗每年向福建索取贡物,而被罢官回福州。他在府里有一座阁楼,取名“亮功楼”,以示为人“高功亮节”之意,作为读书写作之用。阁楼前种一株荔枝树。

  宋代著名文人陆游曾到过福州。他在《老学庵笔记》书中记载说,宋靖康年间(1126-1127),余深被贬到江西建昌府。他动身那年,他府里的那株荔树突然不结果了,可奇怪的是当他归回福州时,这株荔枝树又重新开花结果,故此种荔枝被人称为“亮功红”。

  “洞中红”

  在福州南门西侧有一座乌石山,是福州“三山”之一,山之西南有一天然巨洞。据宋《三山志》、明《闽都记》、《清榕城考古略》记载,该洞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位隐居者在洞中养有一头白猿为伴,俗称白猴洞。洞中广阔,四周怪石森耸,树木密布。不久隐者离去,白猿也不知所终。

  到了宋代,有一位官至“屯田郎中”的湛俞,50岁时弃官到洞中隐居,当时任福州太守的程师孟经常到洞中拜访湛俞。洞中有床铺,冬暖夏凉,站在洞口可望山下闽江水,直到明清时都还有人到洞中居住,最神奇的是洞中有一株荔枝树。《乌石山志》载:林迥诗曰“荔枝影里安吟榻,菡萏香中系钓舟”。此荔枝被宋蔡襄收入《荔枝谱》称为“洞中红”荔枝。古人在洞中一边尝荔,一边吟荔,传为佳话。

  此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州寿山乡有农民在大山深处偶然发现一处山洞,洞中长有一株荔枝树,属于野生的。走入洞里,发现洞里的石头从色泽到纹路都很像洞口的那株荔枝,后来便将此洞中的寿山石取名“荔枝石”。

  “荔枝寺”

  西禅寺位于福州城西,为六朝古刹,古号“信首”,为福州五大丛林之一。相传该寺唐宋时种有荔树上千株,故有“荔枝寺”之称。至清康熙十一年《朱竹垞集》记载,尚有四百多株,历代以来历经台风、虫蛀的破坏,至今仍存宋荔一株,亦近千年。殿中有副对联:“隋替唐兴,一脉泉源通海外。梁蔚宋盛,千年荔子矗庭前”。

  清末皇帝溥仪老师陈宝琛的《啖荔》中有“我辈且来评荔子,好官犹解惜荷花”。著名文学家郁达夫在《西禅啖荔》中也有“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曾为《福州晚报》题写报头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也留下一诗:“禅师会得西来意,引向庭前看荔枝。”

  元夕罕见鲜荔枝

  众所周知,荔枝是盛夏酷暑时节的水果,容易熟烂,不易保存,“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之说。然而,在福州古代却出现元夕(元宵)“斗宝鲜荔枝”的奇观。

  据福州名人徐熥在《幔亭集》的《闽中元夕曲》中说,在三坊七巷里有一条小巷叫“闽山巷”,巷里有闽山庙,每年元夕(元宵节)都举办一种传统的斗宝活动,即家家户户都把珍藏的东西拿到庙里来展览比赛,“闽山庙里赛灵神,水陆珍馐满案陈。最爱鲜红盘上果,荔枝如锦色犹新”。众人观后十分惊奇。

  当时元宵,正值隆冬时节,怎么会有盛夏时节的新鲜荔枝?他于是向当地老乡了解,原来奥妙在于人们趁着大清早太阳刚刚露出来时,把叶带露水的鲜荔枝剪摘下来,放进锯成一节一节的大竹筒里,两头用泥巴密封好,这样就可以起到天然保鲜作用。在没有电冰箱的时代,民间则将刚摘下的鲜荔枝的蒂部用蜡封口,用叶包裹,可延长时间,方便长途运输。(刘湘如 林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