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董文驹:琅岐董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

发布时间:2018-04-09 09:28:44  来源:福州晚报

  走进马尾区琅岐镇下岐村的董氏宗祠,祠内高悬着6块进士牌匾、7块文魁牌匾,董文驹是董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他曾任福宁府学、台湾府学教授,兼监台南海东书院,后升迁广东四会知县,赠文林郎,是一位为台湾文教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幸遇恩师

  董文驹,字道实,号罗峰,闽县琅琦(今下岐村)人。他出生于琅岐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师从本岛赤砂(今金砂)村郑跛先生受业,一耹讲解即通其旨,天生聪明好学,深受先生爱护。翌日,因家贫如洗,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先生不知其原因,感到可惜,就到他家进行家访,其母亲说家中实在困苦,要文驹拾柴以补贴家庭生活。先生十分同情,对其母说“你家柴薪由我提供,学费也免交”,因而复学。

  先生爱文驹如子,以后便带他往合北里授馆,主人有一女,年方二九,生得美丽端庄,又知书达礼,先生为之议婚。文驹虽一表人才,但主人嫌他家贫。先生对主人说:“文驹天生聪颖,又勤勉好学,日后必金榜题名,出仕做官,吾敢叫令爱做一位七品孺人。”主人相信先生的话,因而结成夫妇,夫妻相敬如宾。

  振兴台湾学风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及第,初授福宁府学教授。福宁府交通闭塞,百姓生活艰苦,读书人很少。文驹在任五年,不辞劳苦,在府县广设学馆、书院,倡导兴学重教。他经常下乡,劝导闽东各县生童入学,以身作则教化百姓,转变学风,使众多沿海、山区贫苦农民子弟有机会入学读书。文驹廉洁勤教,颇有政声,后调任台湾府学教授。

  清代,台湾成为隶属于福建的一个府。时清政府在台湾府、县设有官学及官办书院,还有官民义捐的义学。学校成立以后,缺少师资,遂从福州及闽南地区抽调进士、举人及有教学经验、品行端正的府学教谕、教授赴台湾执教。乾隆三十六年(1771),董文驹获选调任台湾府学教授,监管海东书院。海东书院位于台湾台南,是当时台湾府规模最大的书院,有“全台文教领袖”之称。董文驹身负重任,在任上尽职尽责,献身教育,经常深入各县,劝令各家送子弟入学,倡导儒学,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化台湾百姓。他强调以德行为先,忠孝为本,和气待人。他处处为人师表,经常到书院传道授课,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其督课认真,使生童在读书中得到乐趣。稽查甚严,不徇情面,对优秀生童给予鼓励,因此求学生童不断,为振兴台湾学风建树颇多,受到当地百姓好评。

  据《台湾历史人物小传》记载,董文驹是一位品行端正、工于字画、坦荡正直之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调任台湾府学教授,有学行,月课生童,衡文慎甲乙,要求生童字画必端正。得佳文,则优赏以鼓舞之。与诸生言,必本忠孝诸大节,虽切磋严惮,而和气仍予人以可亲。尝兼监海东书院,逢课期稽查甚严,不徇情面,生童膏火如数按给,毋许丁胥朘削,寒畯赖之。可见董文驹品行之高尚,为人之正派,督课之严谨。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教书育人,以至于在台湾府名声大振,百姓视之为父母。

  墨宝精妙

  董文驹在台湾府学执教六年,为官清廉,为人师表,爱民如子,享有很高威望。朝廷念其劳苦,又有才能,乾隆四十二年(1777)升迁广东肇庆府四会知县,去任之时,两袖清风,只有几件简单行李和几箱书籍,台湾百姓夹道欢送,依依不舍。文驹在四会任期,除暴安良、整肃治安,减轻赋税、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教化乡民、有善政,去后民有甘棠之思。

  文驹少年时即有才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样样皆通,且擅长书法,墨宝精妙,有来自省内外求其书法者络绎不绝,其书法诗赋乡人尚有珍藏之。喜欢与文人墨客一起吟诗论道,游山玩水,探幽览胜,乐山海之乐,登白云山观海观日,有《白云观日》诗一首传世——

  白云古寺白云巅,

  东望微茫水接天。

  红日扶桑翻浪出,

  雷轰赤水火轮悬。

  (杨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