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马鼻“非遗”说土橇

发布时间:2018-03-12 08:22:47  来源:福州晚报

  长年驰骋在连江马鼻滩涂的土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现在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春节,中央电视台将开设《非常传奇》栏目,全国选10个“非遗”项目,每个录制60分钟。马鼻的土橇是其中一个。 日前,摄制组一行来到马鼻,现场拍摄土橇的制作、蹬土橇讨小海等。

马鼻“非遗”说土橇

在滩涂上滑行的土橇,犹如冲锋艇在海上飞驰(资料图)。

马鼻“非遗”说土橇

土橇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承桂在制作土橇(资料图)。

  独特传奇的来历

  马鼻土橇的来历,与当地的滩涂特点息息相关,与马鼻前人在滩泥上的生产活动紧紧相连。现在的马鼻滩涂有5000公顷,依然是福州地区最大的,但在马鼻平原形成前,潮水直抵山脚下,早期,所有的沿山岸边几乎是滩涂,人们的滩涂生产,大多在自家门口。后来,随着中原移民大量进入马鼻,在滩涂上,人们的生产范围不断扩大。马鼻滩涂土层厚,要将捕获的滩涂产品挑到岸上,仅凭两条腿,那是十分艰难的。人们急切期盼着滩涂上有一种代运工具。据说,马鼻先人从耕牛耕地和马车中获得灵感,用大木板铺在滩泥上,将捕获的海产品放置上面,前头系上绳子往岸边拉,名之为“土板”,这是马鼻土橇的最原始称呼。时至今日,马鼻的土橇,本地人依然叫“土板”。

  后来,人们又从纵横沙场的战马中得到启示,前头像马头一样,高高地昂了起来,战马上的马鞍抓手,变成了土橇中间的扶把,坐在马上的姿势,也变成整个人跪在土橇上。因此,人们将土橇起名叫“木马”。据说,最早的木马,是整根木头劈成的,中间的扶把就是树枝。现在的土橇都是组装的,先选一根两米多长的杉木,头大的,或头往上翘的,去皮后描样,然后锯底板坯、刨光,接着加工配件,包括扶手座、扶手架等,最后是组装。组装土橇始于什么时候,史书没有确切记载。最早出现史书中的是明代嘉靖年间,戚继光指挥戚家军,用这种土橇,作为运兵工具,在马鼻玉井前的滩涂上全歼倭寇。

  纵横滩泥的战马

  从前,马鼻沿岸村庄,男男女女都会驾驭土橇,不仅用以生产,还用来比赛逗趣取乐。所以,土橇曾经是马鼻人滩涂生产不可或缺的利器。

  在马鼻历史上,土橇不仅是生产劳动工具,还是纵横滩泥上应战强敌的战马,仅《连江县志》记载的战斗就有两次: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精兵400多人,分乘36艘战船,进驻马鼻。他们来自日本本岛,尤其强悍善战。他们是准备配合攻打福州府的,只是途中听说同伙在莆田全军覆没,才改道进驻马鼻。抗倭名将戚继光率师,分水陆两路进攻倭寇。进攻前,戚继光听取连江籍参将陈第的建议,秘密训练土橇手。进攻时,在马鼻龟山下,摆开鸳鸯阵,将倭寇分割包围,在红石、倭头巷、百丈崖重创敌人后,将敌人逼入滩涂中,戚家军让刚训练的土橇手,进入滩涂,一个个战士,蹬着土橇,就像下山的猛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深陷滩泥中的残敌杀得片甲不留。现在,马鼻龟山顶上,紧挨着关帝庙盖着的戚公祠,就是为纪念那场战斗的。县城西门外观音阁旁,当时还专门立碑记述这件事,碑上写道:“明嘉靖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总兵戚公大破倭夷于马鼻,歼之,境内遂平。”

  据《连江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三年(1656),马鼻龟山前的海上,忽然来了一船海盗,他们挨家挨户索饷。村里一个叫陈社的,因家穷,便上船求宽限,被海盗绑在船桅上示众。其女知道后,心想,海盗虽然兵强船大,但再大的船,一旦退潮,搁在滩泥上,就等于一堆烂木头,远不如土橇灵活,想战就战,想走就走,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只要有这滩泥上战马,战场上就有主动权,完全有把握战胜强敌,救回父亲。于是当晚,她鸣锣号众,召集几十名乡里的壮汉,将自己的主意告诉同伴。得到他们的响应后,在第二天凌晨退潮时,他们扛着竹篙,踩着土橇,将贼船团团围住后,用勺斗,将滩泥舀起,甩打贼船,船上人醒来,一出船舱,就被滩泥封住。然后,陈氏女带人,靠上船去,用长竹篙戳捅,最终海盗无一漏网。

  马鼻土橇还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灵。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记载,民国九年(1920),时任连江县长的张景良视察马鼻,在滩涂前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木马诗》赞颂土橇,随后,县诗坛文豪纷纷依韵和诗,总计达16首之多。历史上,马鼻民间文人常以“土橇”为题,举办笔会。《玉井新岐陈氏族谱》中,就有这方面笔会的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