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南屿私立黄花岗中学始末

发布时间:2017-12-18 08:56:59  来源:福州晚报

南屿私立黄花岗中学始末

大同桥

  抗战期间,民不聊生,要想在乡间办一所私立中学何等艰难。但这没有难倒素有历史文化名镇、重教崇学的南屿乡绅名士。在南屿热心办教育的首推兰堂陈氏乡贤岱琨。

  陈岱琨(1877~1971)字思芬,南屿乡绅、林森县参议员。他解放前曾先后在南屿创办了私立培兰小学、私立明德小学,后两校并为公立南屿中心小学。

  陈岱琨为什么要办一所私立中学呢?乃因当时处在抗战期间,省城主要中学,如福高、英华、高工等学校都陆续迁到闽北山区,南屿如能办一所中学,可想而知,会减少许多少年失学。他认为如有中学,南屿学子就有了希望,南屿将来才能出人才。他抱着“不置田不起厝也要办教育”的决心,联络并说服了几家大户筹集了资金,又礼聘了同盟会会员、教育家林素园为校长,黄花岗生还义士吴适为学校董事长。

  为了教育学生弘扬黄花岗烈士的革命精神,林、吴两人商议将校名定为“黄花岗中学”。这得到了陈岱琨与部分商家及南屿群众的赞许。

  1942年,南屿私立黄花岗中学在部分商家和群众的支持下,将南屿街废寺金光寺辟为校舍,建砖墙双层楼房四间作为教学楼。另外,修缮改造南屿泰山堂六房科,又开山筑阶连接台鼎堂书院,将八角亭辟作图书室和学生宿舍,把透尾田空旷之地开辟为体育场。办学初期只有初中部,第二年增设高中部,学生从两三百人发展到七八百人。生员除了本乡之外,还有福州、长乐、莆田等地学子。

  为方便金光寺与泰山堂两个校区来往,校方在锦溪上建了一座两墩三跨木结构的板桥,把泰山堂、台鼎堂与太平山连为一体,并命此桥为“大同桥”。桥名有两层意思,一是因创办黄花岗中学而建,意含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二是暗喻乡绅陈岱(大)琨和陈同泰(南屿商家)捐资建起此桥(“岱”与“大”,福州话谐音,取两人姓名的第二字,曰“大同”)。虽然此桥比较简易,却对南屿私立黄花岗中学至关重要。由于年久失修,该桥在1968年被一场山洪冲垮。

  林素园、吴适学识渊博,精通文史,擅诗词,工书画。身为学校董事长的吴适上课时举止文明,口齿伶俐,语言幽默生动,能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林素园虽为一校之长,亦兼任初二国文、历史、书法课程。由于他科班出身(日本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毕业),所以在教学时,教态亲切,举止端庄,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解答问题。他讲解难题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疑便质,有难便问,教师随问随答,课堂教学十分活跃,得到南屿乡绅名士和部分家长的赞赏。

  1943年,福建省教育厅获悉南屿私立黄花岗中学办得很好,便派督导宋孝颖先生到该校了解情况。经过规范检查,学校符合国民政府办学要求,教师素质高,学生成绩好,校内环境基本达到要求,宋孝颖认为这是一所很有潜力、大有希望的农村私立中学,可以继续办下去。

  后来,福州第二次沦陷,城内许多中学都进行了内迁。为了使学校能够继续办下去,林、吴两人决定将学校内迁到永泰葛岭廨院寺复课开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校于仓山白泉庵。由于进步学生活动频繁,该校1948年被勒令停办。

  南屿因黄花岗中学原有校舍等基础条件,闽侯公署1950年把省立闽清中学迁来南屿,合并易名为福建省立闽侯中学(简称“省闽中”)。1954年,“省闽中”高中部迁往城门,更名为闽侯第一中学。1970年,闽侯第一中学随闽侯县治改变迁往甘蔗。它剩下的初中部与洪塘初级中学合并,易名为闽侯第三中学。(柳振土 陈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