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杨时高足”李郁

发布时间:2017-10-24 15:58:46  来源:福州晚报

  “熹少好读程氏书,年二十许时,始得西山先生所著《论孟诸说》,读之又知龟山之学横出此支,而恨不及见也。”这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给文友《答李滨老书》中所言,流露出对闽理学鼻祖杨时的高足弟子、闽北光泽籍李郁这位理学前辈的钦敬之情,并于宋淳熙十二年(1185年)专门为逝去的李郁撰写《西山先生李公墓表》。

  “杨时学术”继承人

  光泽县是宋元时期著名的理学之邦,特别是这里的“乌洲李氏”承杨时接朱熹之学,世代家传理学。“上接先圣之心源,下衍一线之道脉”,理学相传15代,越400年,家族中先后成就了许多理学代表人物,其中杨时的高足弟子李郁就是杰出的一位。

  据清版《光泽县志》等史料记载,李郁,字光祖,学者尊之西山先生。宋哲宗元丰八年(1085年)生于光泽乌洲,其父李深为宋熙宁九年(1076年)进士,历任江西鄱阳、河南遂平知县和陕西通判、朝中司农寺丞,死后授赠朝散大夫,为一代理学家。

  李郁从小受父教诲,学习理学,后随舅父、著名理学家、沙县人陈忠肃研习理学。“少长学于舅氏,陈公器之。逾冠乃见龟山请益也。龟山一见奇之,即妻以女”。年二十许,舅父相引,他在杭州谒见理学大师、将乐人杨时。杨时,号龟山先生,是闽理学的鼻祖,其理学传罗从彦、罗从彦传李侗、李侗传朱熹,后来集理学大成的朱熹是杨时三传弟子。杨时考校一番学问,李郁对答俱以精要。杨时认为其智识文行超群,赞叹不已,为此非常器重,就将三女许配给他。成为学生和女婿的李郁在杨时门下十八年 ,深得杨时的悉心传授,学问日益增进。

  “龟山既殁,后进多从之游”、“欲求真经,必从郁游”,龟山先生去世后,后进学者许多都跟随李郁学习。为此,他是杨时学术思想重要的继承人、传播人和闽理学的先师之一。

  悉心研学

  作为一代理学家,他一生研学,学术精到。当年他拜见杨时,龟山先生告知:“学者当知古人之学何所用心?学之将以何用?若曰孔门之学仁而已,则何为而谓之仁?若曰仁人心也,则何者而谓仁心邪?”

  李郁受言“退求其说以进,逾投而逾不合”,于是早晚不懈,求学独辟蹊径,去芜存菁,尤其对《论语》、《孟子》之书钻研,“十有八年然后涣然若有所得也”,十八年的悉心研学,深明了理学大要,见解上有不同人之处。其学术著作《易传》、《论孟遗书》、《参同契论》、《古杭梦游录》、《李西山文集》等数十卷,流传后世,为学者所习。

  到绍兴年间,因友人推荐,“引郁复起佐闽帅幕官”,李郁出任福建安抚司幕官,主管机宜文字。绍兴二十年(1150年)病卒于任上,终年65岁,归葬于光泽城西黄岭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