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阮在永:决不做反动派的厚禄官

发布时间:2017-09-19 10:48:25  来源:福州晚报

  八十年前,就在罗源飞竹的守善自然村,以阮在永为首的一群小年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武装力量,以星火燎原之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阮在永(1899-1934年),罗源县飞竹镇仓前村守善自然村人。民国20年(1931年),他在福州拉人力车期间,因结识杨而菖而走上革命道路。他曾发动贫苦农民开展抗租、抗税、抗粮等斗争。1934年初,他先后任守善区、罗源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等,曾组织安置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伤员疗伤休养,后在反“围剿”斗争中,遭叛徒出卖而遇害,时年35岁。

  参与发动飞竹暴动

  1899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守善村的一户阮姓人家迎来了一个呱呱坠地的小生命——阮在永。其家境贫寒,幼年丧母,父亲又体弱多病,再加上地主阶级无休止的剥削,一家人糊口艰难。为了生计,少年的阮在永就利用农闲时间,经常往返罗源与福州之间贩卖鸡鸭,过了几年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之后,他放弃了贩卖营生,干脆在福州跑了几年人力车,也认识了一些革命进步人士。

  1931年,阮在永在福州车馆经地下党员叶红妹介绍,认识了连罗革命领导人杨而菖,并由杨而菖、张瑞财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根据上级指示,与叶红妹从福州返回罗源,秘密联络黄永培等人,在守善、仓前、田垅头、郭洋等自然村向贫困农民宣传闽西成立乡、村苏维埃政府实例,并发动群众开展了“二五”减租斗争,引导贫苦农民参加革命,着手蓄积革命武装力量。同年冬,当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黄孝敏带来福安赛岐、连江透堡暴动胜利的喜讯时,阮在永等同志听后马上得到启发,即与黄孝敏等一起走乡串户,深入宣传,发动群众。经过近一年时间准备,他们决定发动飞竹暴动——向飞竹民团夺枪。

  经过周密部署,当年11月25日晚,甘厝、飞竹等10多个村庄数百名参加暴动的群众,在阮在永和黄孝敏带领下,手执长矛、钩镰,悄悄地埋伏在民团团部和区公所周围,以等待总攻信号的发起。二更时分,随着几发土炮声响起,山头上霎时间火把齐燃,喊杀声震天动地,民团团丁们一时摸不清底细,只好惊慌失措地龟缩在团部的工事里。此时,参加暴动的先锋队早已冲到民团团部后门,与内应团丁黄鼎盛联系上后,迅速打开后门,使得大队人马蜂拥入内,击毙民团团长林金位。团丁们见大势已去,纷纷夺路逃窜。至此,飞竹暴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共缴获12支枪、子弹数百发及服装等各种物质,为组建工农游击武装力量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全县土地革命运动拉开了序幕。

  筹建红军医院

  1932年冬,阮在永根据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关于把革命根据地从连江高原向罗源山区一带发展、秘密建立党团组织工作的指示”精神,秘密召集革命骨干力量,在守善与大善两村交界处的新朗坪召开相关会议。会后,组建了守善游击队及一支由10多人组成的精干妇女驳壳枪队,区妇女会主席潘美容任队长。这支特殊的队伍建立起来后,经常神出鬼没地活跃在连罗边区,她们为游击队当向导、送情报、探敌情,同时打土豪、筹粮饷、购用品、当后勤,为配合地方游击战争,立下了不少战功。

  1933年3月,根据上级安排,阮在永任中共罗源特支委员和中共守善乡支部书记。由他带领的四支区游击队,随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在武装斗争中取得了不少战绩:至1934年初,先后消灭了凤坂、百丈、飞竹、洋柄、深坑等地反动民团;招编洋头、大善、仓前、田地等4个民团。苏区游击队在战斗中得到了锻炼,并茁壮成长。

  1934年春,为拔除敌人的重要据点,杨采衡、阮在永和杨挺英等率领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和守善区、河阳区游击队,奔袭连江丹阳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守敌,战斗历时2个多小时,歼敌60余人,俘敌40多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这是连罗第十三独立团和区游击队首次取得对国民党正规军作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广大指战员的斗志。6月,闽东特委成立,下辖中共连罗县委,阮在永为连罗县委委员、罗源县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4年8月14日,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及地方武装4000余人攻克罗源县城。阮在永、阮应湛等为配合战斗,率领连罗第十三独立团七连(守善区游击队)参加了这次战斗。阮应湛所率之部还首先攻进了国民党罗源县政府,活捉了县长徐振芳、警备队长潘方杰等40多人,并当场枪决了徐振芳等8人,使得红军游击队军威大振。战斗结束后,为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轻装上阵,继续北上抗日,阮在永等又开始着手布置筹建红军医院,以安置红军留下的280名伤病员。经精挑细选,他们选择在北山、外洋、巽屿、厚富等村办起了四所红军医院。其中,作为临时的厚富红军医院就设在朱氏祠堂内,主要是集中抢救37位重伤员。考虑到安全因素,他们随后又把20多位特别严重的伤员转移到位于厚富村尾、临时设立的小溪分部特护休养,经过村民精心照料,红军伤病员除一人负伤过重牺牲外,其余的36位痊愈后皆重返前线。

  1934年9月至10月,阮在永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他在守善等乡村主抓土地改革,并在工作中总结了4条经验(即由点到面的推进)。在他领导下,全县有60多个乡村进行了抗租废债斗争,110多个乡村实行了土改分田。从此,苏区革命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他先后派人在罗源、古田、宁德三地交界处的10多个新区组建了苏维埃政府,使得当时的罗源苏维埃政权由70多个发展到170多个,土地革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连罗苏区连成一片,建立了方圆250千米、拥有20万人口的革命根据地。连罗革命空前高潮,还得到了中共闽东特委的表扬。

  遭叛徒出卖牺牲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国民党反动派先后纠集八十五师五十一团、八十七师二五九旅二团、省保安第十一团及驻马尾港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团,共数千兵力与各地反动民团相配合,对连、罗苏区发动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大围剿,大肆屠杀苏区人民,妄想消灭红军游击队。在敌人疯狂杀戮下,许多苏区和革命基点村遭到抢、掠、烧、杀的血洗。全县500多名革命者被杀害,其中就包括阮在永的亲密战友杨挺英、黄金龙、叶得乐、谢信周、黄永培等革命战士。至于无辜蒙难的群众,更是不计其数。

  在残酷斗争的现实面前,阮在永等革命者没有屈服,他依然带领苏区人民与敌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面对高官厚禄的引诱和各种威胁,阮在永曾斩钉截铁地说:“宁做无头的阮在永,决不做反动派的厚禄官!”战斗之余,他还亲自带领苏区的政府干部入村到户慰问群众,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衣、食、住等具体问题,并安抚群众说:“只要共产党在,我们就一定要为乡亲们重建家园,讨还血债!”同时,他还组织地方武装力量与罗源独立营相配合,主动出击,与敌周旋,并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对付敌人;避敌所强,击敌所弱;继续在反“围剿”斗争中组建武装力量,开辟新的苏维埃区域。

  1934年12月8日国民党的《福建民报》也载文称,“闽东匪祸之深,实不下闽西各县,而其中以福安、连江、罗源、霞浦等县为甚”。是年农历十一月,阮在永因病隐蔽在岩下村的大山中,待病稍好,便前往岭头村寻找党组织,想不到途经破石村黄坑自然村时,遭叛徒阮应湛指使的上洋村民团围击而壮烈牺牲,其身首异处,人头被挂在罗源城门上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