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长乐吴航书院:获隽人数曾居诸邑之首

发布时间:2017-07-11 10:02:12  来源:福州晚报

  长乐学宫始创于唐乾符四年(877年),几经拓建,颇具规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知县王扩中,邑绅刘炳南、郑勋于明伦堂创设吴航高等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学宫、孔庙遭日军破坏。

  长乐书院有三种类型:官府创办、乡绅筹建、民众共办,后皆废。

  官府创办

  南山书院:在县治南山(今郑和史迹陈列馆东侧)。明弘治三年(1490年),知县潘府改南山塔寺堂为南山书院。暇日便临其所,与诸生讲学。后废,里人改为三圣庙。

  凤岐书院:在县治东仙岐。明弘治三年(1490年),知县潘府将显应宫后座改创。里人郑孔明子弟读书其间。

  吴航书院:在县治南山(今郑和史迹陈列馆西侧)。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贺世骏移建天妃宫于西关外,原址拓为吴航书院。中祀朱熹及其弟子黄幹、陈桁、刘砥、刘砺、郑性之、姜大中、张洽、郑申之等8人。旁构书舍30余间,左建育才堂1座。贺世骏倡捐400金,邑中众多绅士捐资赞助。先暂存质库加取息,后择公地辟新街建店屋40余间,每岁收租,作为膏火费。嘉庆十二年(1807年),知县杨清轮修葺堂前,复建屋3间,并捐资购屋,租赁收息,补充膏火费。咸丰十年(1860年),绅士郑元模等劝募重修,知县申其昌倡捐百金,邑人踊跃捐助3000余金,群策群力修复。光绪三年(1877年),知县徐承禧倡捐四百金,山长陈萼芬暨城乡绅士捐资万两,置田购店,收租取息。至此,吴航书院年收膏火店租钱近四百千文,田租谷1.9万多斤。于是增修学舍,倍加膏火,设卷局,严考校,重整院规,厚给褒奖,士人向风,争相濯磨,山长“每课阅卷,无虑四五百篇”。光绪五年(1879年)大比,获隽者20余人,不但为诸邑之首,且为建县以来所未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航书院产业移交吴航小学,原址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乡绅筹建

  龙峰书院:在县治西北二刘村龙峰岩。南宋乾道间,刘砥、刘砺兄弟读书其中。适逢朱熹避学禁南游寓此,刘氏兄弟从其受业。

  福胜书院:在福湖村。宋太平兴国间,里人郑喜舍地创建,“上奉先圣”。

  蓝田书院:在蓝田村。宋绍兴年间,里人陈坦然建,元至正年间,陈有霖构乡约堂于其旁,同名儒欧阳光往来论道寓息,明初重修。

  达泉书院:在二十一都。宋绍兴年间,郑丙读书于此,后官尚书,故又名尚书庵。

  湖坡书院:在福湖村梯云山下。宋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国子助教郑申之,号湖坡,宦游归来,于祠堂之上建湖坡书院,教导乡人与宗族子弟,侍郎陈垓、尚书张镇皆出其门。朱熹讲学于此。宋亡,郑申之曾孙国寿隐居教授于乡,复修湖坡书院,弘扬朱熹、郑申之的道学思想。

  湖山书院:在湖山村。知县里人陈李建,布政陈潭曾读书其中。

  登龙书院:在沙京村。明郑宗鲁、陈显宗等人创建。

  胪峰书院:在金峰胪峰山下。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同善社同人柯雍、刘成杰、柯德树、郑贻谷、陈熙春等募建。

  民众共办

  和羹书院:在梅花忠贤祠侧。清道光八年(1828年),十甲公建。每月初三、十八二课,各姓士子齐集,课文艺一题,律诗一首。公供午饭,设立赏格,拨蛏埕公租充用。每科岁考、乡试均给生员、文童补贴费银。

  砭愚书院:在大宏里,为岭南陈氏所创。

  鳌峰书院:在泽里村。

  鲤冈书院:在琴江村。

  义风书院:在玉田村仓后。

  (参考文献资料:徐心希《闽都书院》、《长乐市志·教育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