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福州风物 :皇帝爱吃半边鱼

发布时间:2017-06-19 10:36:39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风物 :皇帝爱吃半边鱼

摩尼教文本资料

  贴沙鱼也叫插沙鱼,因其鱼体经常紧贴在沙滩上,只露出一双眼睛,故名。贴沙鱼又称之“半边鱼”,鱼体平平扁扁的,背上有黑点,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是海产珍品。古时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帝,故又称为“皇帝鱼”。

  饮誉京都

  贴沙鱼为什么会成为皇帝青睐的贡品呢?福州民间传说:

  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福州一家饭店用餐。这家饭店在台江码头旁边,临江而建,风光秀丽,空气清新,饭店里生猛海鲜,海产珍品样样俱全。

  乾隆皇帝一时酒兴,命跑堂的伙计打一壶福建老酒,要一条贴沙鱼下酒,想品尝一下福州的酒菜。厨师不敢怠慢,很快从鱼缸里挑选一条肥大且活蹦乱跳的黑点贴沙鱼,放在砧板上对半切开,不小心其中一半贴沙鱼竟然跳到闽江中,在江水中游来游去。这太神奇了,厨师赶紧叫乾隆皇帝观看。皇帝见此景,说道:“怪哉!怪哉!此乃半边鱼也。”乾隆皇帝细细品尝了另一半鱼,觉得鲜美可口,风味独特,留香口齿,回味无穷,大加赞赏,叹曰:“寡人在皇宫吃千秋百味,都不如这半边鱼也。”半边鱼因此得名。

  回京后,皇帝下旨命福州知府每年进贡鲜活“半边鱼”。从此,福州特产“半边鱼”名声在外,饮誉京都,故又称“皇帝鱼”。

  酒席压轴菜

  琅岐岛地处闽江口,江海交汇,潮流畅通,滩涂广阔,饵料丰盛,盛产贴沙鱼。

  琅岐贴沙鱼久负盛名。古时,福州著名饭店、酒楼多从琅岐采购贴沙鱼,作为酒席压轴菜。贴沙鱼因身体贴在滩涂上,只露出头部,个体大的贴沙鱼,用渔网是不容易捕捞的。因此,琅岐人发明了一款叫“插沙篙”的捕鱼工具,专门用来捕插贴沙鱼。

  “插沙篙”就是用一条大竹竿,竹竿头处安装长约一米的圆木横杆,横午上钉着一排长铁钉。退潮时,渔民站在船上,在贴沙鱼经常出没的滩涂等地,用“插沙篙”捕插,一条一条贴沙鱼就“在劫难逃”,收获不少。

  求助龙王

  在琅岐岛,有一句“贴沙鱼天戳戳”的民间谚语。它可有一段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贴沙鱼因被渔民用“插沙篙”捕插,面临着断子绝孙。

  有一天,贴沙鱼家族中的老者到东海龙宫,向龙王状告渔民用“插沙篙”捕插它们的子孙,使贴沙鱼的家族面临绝种,请求龙王为之做主。

  龙王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地躲起来,海阔任你游,要懂得保护自己。”

  贴沙鱼哭道:“我的身体已插在沙滩里,躲起来了,只露出眼睛,渔民的钉耙太厉害了,简直像猪八戒那把铁耙子,从上面往下乱插,我们无法逃生啊!”

  龙王又问:“那你们的眼睛长在什么地方?”贴沙鱼答道:“我们眼睛长在头顶上。”龙王不耐烦地又问:“那你们的眼睛在看什么?”贴沙鱼低下头答:“我们眼睛是看着天。”龙王怒气冲冲地骂道:“你们这些该死的蠢货,眼睛长在头上,眼巴巴地看着天,当然会给人家插去,这是天戳戳,怨谁呢?”贴沙鱼随后游出龙宫,扫兴而归。

  多种吃法

  贴沙鱼重约一公斤,为细鳞鱼,背面青褐,有黑点的叫“黑色贴沙”风味最佳,还有一种个体较大、背面颜色带有土黄色的叫“长鳞贴沙”“红贴沙”,风味不如“黑点贴沙”。

  贴沙鱼的吃法有多种,如清蒸、油炸、红烧、煮汤、滑汤等。宴席上如有一道贴沙鱼,就会提高酒席档次。

  古时,福州有一家“义心楼”饭店,名师主厨,菜谱中的“炸酱贴沙鱼”“凤尾贴沙鱼”“红烧贴沙鱼”“清炖全只贴沙鱼”较为出名,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仕宦贵妇到此品尝。有人曾赋诗赞云:“义心楼上贴沙鱼,宋嫂工夫似不殊。张翰倘教来作客,秋风未必忆莼鲈。”(杨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