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我所见过的严叔夏等严复家人

发布时间:2017-06-05 11:10:08  来源:福州晚报

我所见过的严叔夏等严复家人

严璩题写的寿屏

  余生也晚,来不及见到家乡的先贤、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1854~1921)。但因父辈们与严家的交往渊源,我也接触过严复的三子严叔夏(即严琥,台湾海基会首任董事长辜振甫的岳父)和严复的堂弟严寿华,亦是今生的幸运。

  严璩:应征撰祝寿诗

  北洋政府时期,我父亲的四个胞兄弟,其中三个均在中央机构工作:大伯父、老同盟会员李心庄(即李郁,当时住在北京西单东二条11号),与排行老三的先父、辛亥革命及抗日志士李昇浩,皆任职于交通部;四叔父李庶元(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载平的父亲),在财政部任职。因此,他们和严复长子、四任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的严璩(即严伯玉)既是同乡,又是部分含有上下级关系的友人。

  1928年是我祖母陈氏七十华诞,虽然此时我叔父李庶元已经病逝,其三位兄长还是联名印刷了《李母陈太夫人七十寿辰乞言事略》(现藏于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向当时的社会名流征稿。应征的有清朝末代帝师陈宝琛等人,其中也包括严璩。

  “戊辰(1928年)五月”,严璩先生(1874~1942)为我祖母亲自题写了“李老伯母陈太夫人七十寿”寿屏,其诗曰:“慈竹贞松老更苍,夙闻懿范著珂乡。择邻昔秉三迁训,锡嘏今称万寿觞。莱子承欢衣舞彩,麻姑阅世海生桑。古稀岁月寻常事,行见期颐衍庆长。”

  严璩晚年在沪,贫困交加,拒绝出任日伪高官,境况凄凉,晚节可风。

  严琥:难得的师生情

  1961年至1962年,已于1957年被定性为“右派”的时任福州市副市长严叔夏(即严琥)教授(1897~1962),栖身于竹林境18号坐南朝北的前披榭。这是一座四周均有高大风火墙、仅有一进“三间排”的大宅。

  主座的南房,住着房东祝琼楼、祝庆和姐妹俩;它的北房,住着我的嫡堂兄李绥平、于秀慧伉俪,以及我的二伯母郑正庭(她是林则徐三女婿郑葆中家的后人)。当我两次跟随先父到该宅走亲戚时,第一次只看见严叔夏一人。严邀先父进他房内坐,先父答:“不坐了。”随后,严叔夏送我们到“宁波门”,先父与严叔夏互相鞠躬告别。然后,严亲自关上了大门。第二次,我看见一位40岁左右的女子,正与严叔夏用福州话对话。话语中,洋溢着体贴和关怀。

  多年后,我问秀慧嫂(1916~ 2014):“常来照顾严叔夏的那位女子是谁?”嫂答:“是福州一中老师黄筠。”在此之前,我还走访过未拆迁时的18号附近竹林境老巷宅。一位老人告诉我:“严叔夏也住过这里,他曾与其学生黄筠分别住在前后房。他搬了几次家,但都没有离开过竹林境。”

  严叔夏在新中国成立后,“声明”与已回台湾娘家的妻子“离婚”。他热烈地追求这位极为崇拜他的黄姓女门生,但始终未能在“手续”上修成正果。严叔夏在大陆孑然一身,处境令人同情。1962年病危住院时,连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的王于畊(即时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叶飞的夫人),都同意特批黄老师请假去照顾那位特殊的病人,直至送终。

  黄筠(1920~2016)对严家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2003年10月12日,来自台湾的严叔夏之孙严正,在福州一中校园内,拜会了这位对严家有恩的亲人。

  严寿华:爱国的老舰长

  1957至1965年,民革南街支部设在当时我的家——文儒坊现国保单位陈承裘故居第二进,严复堂弟严寿华(即严传有)与先父皆为民革党员,私交甚好。因此,我常在家中见到严寿华先生(1892~1977)。“文化大革命”后期,我与先父母到他府上拜访,受到其伉俪的热情款待。

  严寿华一生与近代中国的海军事业紧密相连。他自幼为冰心之父、老海军谢葆璋所重视,成年后与谢葆璋的内侄女杨建中结婚,成了冰心的表姐夫。并且,他还是国民政府第一任海军部长兼福建省政府主席杨树庄的姑丈(巧的是,我的大伯母吴氏,则是杨树庄的姨母)。

  1911年,严寿华作为“海容”舰倾向于辛亥革命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对革命有所贡献。1923年,我的曾舅公、北洋政府原交通总长曾毓隽,策动海军“沪队独立”,得到了时任“建康”舰舰长严寿华等人的响应,从而获得了孙中山先生的大力支持。严还先后担任过“永绥”“永绩”“通济”等舰舰长。他在海军界的资格很老,但是从来不靠严复与杨树庄的关系升迁。

  抗日战争初期,为了阻止、延缓日军的西侵,严寿华奉命率“通济”等舰,自沉于江阴附近的长江水道。抗战胜利后,其奉派到台湾,参与接收日本海军。新中国成立后,严在福州二中当教员,后来任福州市政协委员。其子严家骧是抗美援朝烈士,于1951年2月在朝鲜牺牲,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