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贤人君子阮升基与叶大观

发布时间:2017-04-18 11:04:27  来源:福州晚报

贤人君子阮升基与叶大观

  阮升基家族“自有宋以来,世居于罗,元、明、国朝(清代)名儒辈出,显宦继绳”。当阮升基叔父、叔母六秩双庆的时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游光绎(霞浦人)送上祝寿屏风,其文有句:“余自弱冠赴省闱,时率往旋于其间(指罗源),见其山川秀丽,民物淳和,知必有世家、大族、贤人、君子为之表率。”游光绎说得不错,阮升基和叶大观就是这样的“贤人君子”。一桩美事

  阮升基(1758~1810),清代罗源南门外人,他与飞竹丰余的叶大观沾亲。莲花山曾有阮升基、叶大观读书处。阮升基号昉岩,叶大观号莲山,都跟读书处所在的地方有关。二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为他们后来同榜登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阮升基登石韫玉榜二甲第42名进士(叶大观同榜登第)。邑人黄铨说:“叶莲山、阮昉岩二先生,同登乾隆庚戌进士。是科闽中入彀者四人(其实只有三人,还有一人为侯官人),而邑人居其半;莲山馆选(进士参加翰林院庶吉士考试),昉岩以即用分发江苏。”黄还作诗赞叹:“题名记里数全闽,曾占天南一半春。”叶大观和阮升基一同读书,又一同进士登第,确实是一桩美事。

  “接士以礼”

  当年十月,阮升基任宜兴知县(嘉庆二年初,即1797年,提仍在宜兴任职),即着手振兴书院,倡造、修葺亭宇桥梁等,多有建树。宜兴多望族,县试时,送礼托情者不乏其人,升基一概拒绝,坚持凭文去取,深得士民赞扬。时有势豪杨某踢死一仆,县役皆其党羽,无法尸验真实,升基密禀江苏按察使,请派仵作到宜兴重验,遂而真相大白,案犯立即被绳之以法,县民莫不称快。《宜兴县志》称其“接士以礼,抚民以宽,治狱平恕”。

  阮升基任内增修《宜兴县旧志》,后他又不满意,说:“分发安省调任之宜(宜兴),甫下车周视城邑,按其山川风物,面铜官,腋两氿,东连具区,西控洮滆(具区、洮滆都是湖名),知为洞壑,烟霞包灵孕秀,蔚为文献邦。顾志乘阙不修百有余年矣,因偕前荆令陶山唐公,议行修志,局举未几,陶山移任,予思此事未可中辍,当勉众力,以臻厥成。”于是,他又集中人才,主修《新修宜兴县志》,“阅十二月事敢蒇(解决)”。

  苏轼一生出入常州(宜兴属于常州府)多达十一次,在宜兴留下了东坡海棠阁、东坡书院等。苏东坡特别钟情宜兴,在《咸淳重修毗陵(宜兴)志》卷二十三载苏东坡有关常州的诗歌二十首。阮升基对苏轼十分崇拜,当拜读这些诗歌之后,说:“考公词翰所及屡称阳羡(宜兴),则阳羡境内何处非公吟魂浩气所往来耶?”

  阮升基后署扬州府清军捕盗堂同知,嘉庆二年(1797年)十二月任武进知县,后署常州同知,皆有政声。

  嘉庆三年(1798年)署吴江知县,嘉庆五年(1800年)再署。吴江黄家溪、周永龄前后出资修建桥梁数十座。人云,重建官塘上的鳜鱼桥,地方上的科举必更发达,便出资重建。阮升基为此题匾额“心存利济”,表彰了这种善举。

贤人君子阮升基与叶大观

  灵柩归里

  嘉庆四年(1799年),江苏布政使熊宪枚以其“卓绝才能”向上保举阮升基,因丁内艰作罢,丧服满后,到广东从化任知县。广东巡抚、元和人韩崶久闻其名,欲破格升拔,阮因病请辞。不久病卒,享年53岁。

  阮升基逝世之后,灵柩归里,葬在罗源金钟山麓。坟墓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五月造的,碑文“赐进士出身,历知江苏吴江、宜兴、广东从化等县事,清署江南扬州府分府昉岩阮公偕配正七品孺人游氏、周氏、罗氏、王氏墓”。碑左右立二石,左书“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仲夏吉旦”,右书“男肇宜、光宜、允宜、罄宜同造”。

  阮升基遗世之作只有一篇《桂树冬荣赋》。此赋受屈原《远游》启发,作者高声赞美并歆羡地写道:“讶众芳之摇落,羡桂树之蔚蓝。”桂树其品质高尚,“种植尘寰,十里香兼馣”,他希望桂树之花能“根移上苑”“陪巢凤于丹山”,也就是托物言志,希冀品格高贵的人能到朝廷施展才华。

  英年早逝

  叶大观考中进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馆选)后,被留下当了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位次编修),曾写下《御制新石鼓赋》《知更鱼赋》两篇文章,很合乾隆皇帝的心意,后请假回罗源老家飞竹丰余乡省亲。在家省亲期间,他对年轻人为文作诗多有指点,谆谆教诲。不久回朝,后“卒于京邸”,年仅34岁。

  阮升基在任内有两次提拔的机会,一次逢母丧,按照规制要回家守孝;当三年守孝期刚满,再分配,又生病,继而病殁。虽然活到53岁,算是上了寿,但也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抱负。而叶大观更不用说了,可谓英年早逝,难怪“馆诸君无不为之惋惜者”。“吉光片羽”

  另者,他们的著作对后人来说简直又是“吉光片羽”。

  阮升基,就只有两篇遗作(一篇赋,上文已提及;另一篇就是《重刊宜兴县志序》)。

  叶大观除了那两篇赋以外,也只留下四首七律(《乾隆甲寅年回本家拜祖咏有丰余华宗四首》),它还是邑人陈应德先生从叶大观的族谱里抄来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诗文散佚的情况,跟古人不爱保留自己的作品也有一定关系。道光《新修罗源县志》载,叶大观“生平著作诗文随手散掷,遂皆佚无存”。阮升基大概也是如此吧!(张兆浩 文/图《宜兴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