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漫说福州清明节

发布时间:2017-04-06 13:36:20  来源:福州晚报

漫说福州清明节

  清明,原是中国农历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令,属自然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名。有趣的是,是日,大多是阳历的4月5日,或4月4日。《辞海》说:“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茂盛,为农事开始的一个节点。故农谚曰:“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节始于对祖宗的祭祀

  清明日什么时候成了清明节,已经无法考证,但它与对祖宗的祭祀绝对有关。

  《中国民俗辞典》说:“是日有扫墓、踏青习俗。”凡坟墓皆于此日拜扫,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都城人出郊踏青,四野如市。唐杜牧有《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它在唐时已经盛行。

  福州人只在墓头上压纸钱而已,算是对习俗的改革。清杨庆琛有诗曰:“忽记厨头昨禁烟,今朝户牗碧相连。纸钱麦饭西郊路,魂断松楸二月天。”清王式金也有诗曰:“白杨风送纸钱飞,丛冢累累剩夕晖。祭毕半山人影散,松楸青压担头归。”祭扫之后,在山上折一枝柳枝(或松枝)回来,插在门口,俗称“插青”。清杨庆琛《清明插柳词》曰:“乡风插柳纪榕城,一色千门绿互萦。细眼长眉何处认,含烟含雨不分明。”据故人郑丽生在《插柳》里说:“闽俗清明,比户檐前插柳一枝,盖拔除不祥之意。或为黄巢兵乱至闽,所过大肆杀戮,有仙人下降,教民插柳于门,以为厌胜。巢以柳为黄鸟之巢,戒士卒勿犯,一乡赖以获免。故俗谚有‘清明不插柳,死遭黄巢手’之语。”

  此节同清明悬荠荠菜故事相类,但说的是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以“天足”故,受人亵辱。朱元璋大怒,令斩绝杀尽。皇后忙叫乡人在门前悬荠荠菜,说:“凡悬荠荠菜者,即是娘家,不可枉杀。”乡人得以免祸。清王式金《福州竹枝词》曰:“清明杨柳插门前,上巳荠花含晓烟。最好满城烟雨后,天然一幅画图悬。”“上巳荠花”就写清明节马皇后故事。以后清明日转化为清明节,有许多可纪念的节日活动。

  清明时节蔢蔢香

  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说:“蔢产福州,叶似野艾而干矮,清明取其汁作粿,名蔢蔢粿。”蔢蔢粿也称“清明粿”,因有蔢蔢草的汁合而制之,所以呈淡绿色,有奇香,家家炊蒸,弥香满城,可以充食。其实,“清明粿”与原“寒食节”的故事有关。

  相传,春秋时,晋文公与介子推等流亡列国,子推割股肉供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子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坚不肯出,抱木而死。后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寺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烧死之日严禁烟火,只准冷食。“冷”者,“寒”也,故称“寒食节”,盖纪念介子推也。《中国民俗辞典》说:“东汉时,属并州管辖的太原、上党等四郡,整月不举火。周举官并州刺史时,以‘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改为冷食三日。”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节”原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后人因繁就简,把寒食节推后一天,与清明节合并,因此,清明节不举烟,“寒食”蔢蔢粿就成了重要的内容。清明日上山扫墓,带几块蔢蔢粿,不用举烟再热,便可以冷着吃。

漫说福州清明节

  上巳日流觞拔禊

  拔禊,就是在水边祭祀,拔除不祥。江总《三月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离。”古时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农历三月初三),大多碰上清明节(今年清明节是农历三月初八)。

  福州有曲水流觞的习俗。史传无诸为闽越王,每逢节庆,喜欢与臣子同乐。如九月九日,在于山登高,赐宴九日台,因此于山又称“九日山”。农历三月初三,则同群臣到东门外的桑溪举行“流杯集宴”,后称“曲水流觞”。

  《三山志》说,至宋代,福州的“曲水流觞”更盛,而且不仅仅在桑溪,还在南湖的“禊游亭”、东禅寺的“秉兰堂”和圣泉寺的“曲水亭”等处。宋福州太守程师孟年年上巳日都要到东禅寺游乐,有《上巳游东禅寺》诗:“出城林径起苍烟,白马遗踪俗尚传。第一僧居兰若处,几番身醉荔枝前。百年骚客来闲寺,三月游人作乐天。更爱堂前迎太守,路头先坠碧云鞭。”

  福州冶山的“禊游堂”也是“曲水流觞”之所。《全闽明诗传》里有邵傅《同郭东皋诸游将军山九曲泛觞》诗:“楚楚集群贤,闽山三月天。风宜花草径,酒称果蔬筵。倚杖晴登石,浮觞曲引泉。因询郭有道,何异永和年。”至清代,“桑溪修禊”的活动还不减当年。有诗人刘家谋到台湾执教,仍然记忆着“修禊”的活动,他有诗曰:“故乡禊事话桑溪,酒侣吟朋迹久睽。愁绝行春桥畔柳,年年天末望归蹄。”清魏杰的桑溪流觞诗最多,如《上巳日桑溪流觞》诗:“雨足郊原农事忙,桑溪有客到流觞。崇山峻岭翠屏列,修竹茂林青盖张。浅水双流浮鸭绿,危矶四座饮鹅黄。筹教童子参差换,杯许骚人次第尝。酣醉共须拼酩酊,狂歌直欲咏沧浪。登云路迥神仙渺,修禊亭开草木香。跻胜题碑书道左,纪游勒石枕溪旁。幽怀漫把兴衰感,自在壶中日月长。”“桑溪曲水流觞”是一项两千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拔禊”是永恒的主题。

  畲家山乌饭情结

  农历三月初三为福州畲族山民的“乌饭节”。“乌饭”是用一种叫乌稔树的叶子和着糯米煮的一种饭,颜色黑黑的,所以叫“乌饭”。

  相传,唐代畲族领袖雷万兴被官兵围困于山中,就靠山中的野果“乌稔”度饥,坚持到农历三月初三,取得最后的胜利。“三月三”是庆祝胜利的节日,煮食“乌饭”,不仅表示不能忘本,还在于庆祝胜利。北峰的畲民年年都过“乌饭节”,是日家家拜祭《盘古祖图》。(林国清 林荫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