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老福州疍家的春节习俗

发布时间:2017-02-03 15:08:41  来源:福州晚报

  疍民生活

  疍民以船为家,生活水上,终日在风雨炎日中谋生,所以身板结实,面黑如漆,膂力过人。由于长久住在船中上限于篷,以致下身较短,腿微弯曲,妇女有与陆上汉族妇女不同的大脚。后来,少数水上居民开始上岸搭盖简陋的房屋居住。这种房子离地两米左右,下面是木桩(或垒石为垫),桩上铺木板,上盖竹篷,形如船舱,高仅容人,面积仅数平方米,分隔两间,前住人,后做厨房,称为“四脚楼”或“提脚房”。一家人蜗居里面,基本上保持船上生活习惯。

  疍民生活十分艰苦,“半年粮食半年糠”,一日三餐多煮番薯钱,佐以咸鱼。平时在内港“讨小海”,即捕鱼、寻贝、取牡蛎、抓蟹、抓淡水鳗等,工具有钩、绳、长罾,南台江的渔业一直由疍家人垄断,而谢、姚正是闽江疍家两大姓。还有到外海去“讨海”,用的是钩、网、围缣等原始捕具。他们用捕来的鱼上岸换粮食、蔬菜维持生计。

  平常,疍民还在江上从事摆渡和商贸运输,近代还上岸打工。

  岁时习俗

  疍民岁时习俗和岸上居民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疍民祭祀灶神的时间是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每年除夕中午大潮涨前,全家坐船到大江,船头、船尾各插一条长竹篙,停泊在江中迎接水涨,意思是“发财和水涨一样”。开船前先把牲畜关缚在大树下,假如有走失,也听其自然。晚餐后在船中供神后一家人团圆过年,晚上十二点水潮涨时,驾船回到原处。正月初一,全家人都不离开船。由于船上地方狭窄,疍民多贴四方形的春联。

  春节活动中,还有上岸讨贺年的习俗。唱贺年歌讨 齐粿的原先是男人,后来演变为中青年女疍民,或者是姑嫂,或者是姐妹,或者是婆媳,在每年正月初二到初四(另一说是正月初三后),挨家挨户向人讨粿,通过讨粿,分享陆地上的丰收喜庆,图个吉利。

  女疍民上岸讨 齐粿,都要唱贺年词,唱词多为女疍民自己编的,或者祖先传下来的。她们演唱时右挎竹编小鼓篮,左挎小竹筒,边唱边敲打用来伴奏。她们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唱贺年歌,唱得委婉百转,非常动听。歌词有,“正月正头开大门,只见龙凤两飞翔,船下贺年船规矩,只求吉利呈福祥”“姑嫂双双来贺年,红红橘灯挂厅前,好 齐好粿送乞奴,合家平安赚大钱”“闽江流水流哗哗,姐妹贺年过千家,唱过一题又一题,歌喉百转人人夸”等。

  讨 齐粿习俗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据说汉武帝灭亡驺郢时,无诸国后裔大多被屠杀,幸存者便潜逃下海,在水上谋生,不敢再上岸,便成为疍民;而逃走的女人被汉人霸占为妻奴。每逢过年,水上疍民上岸贺年时,那些已经成为汉人妇的闽越人,便把包裹有金银的 齐粿送给亲人,外壳点上红丹为记号。年代已久,亲疏难分,齐里便不再包裹金银,但女疍民过年上岸讨 齐的习俗则延续至今。(赖晨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