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王审知开辟的唐甘棠港究竟在哪里?

范围为秘书巷北甘棠闸到琅岐金牌门水域

发布时间:2016-11-25 15:26:18  来源:福州晚报

王审知开辟的唐甘棠港究竟在哪里?

  甘棠港在琅岐已可定论

  位于鼓楼区庆城路闽王庙内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是王审知在位时记录甘棠港的文字,系唐天祐三年(906年)唐哀帝李柷准敕建立,礼部侍郎于兢撰文、将士郎王倜书。这是王审知在位时皇帝表彰其功德的碑刻,最接近历史真实。

  王审知《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的碑铭并序第八段,详细描写了王审知开辟的唐甘棠港经过:“闽越之境,江海通津。帆樯荡漾以随波,篙楫崩腾而激水。途经巨浸,山号黄崎(不是镇号黄崎)。怪石惊涛,覆舟害物。公乃具馨香黍稷,荐祀神袛。有感必通,其应如响。祭罢,一夕,震雷暴雨,若有冥助。达旦,则移其艰险,别注平流。虽画鹢争驰,而长鲸弭浪。远近闻而异之,优诏奖饰。仍以公之德化所及,赐名其水为甘棠港,神曰显灵侯,与夫召神人似鞭石,驱力士以凿山,不同年而语矣。”最后,碑铭还总结道:“黄崎之劳,神改惊涛。役灵袛力,保千万艘。”

  古汉语“港”是指一条水道。碑文明确指出“闽越之境”甘棠港位于“江海通津”,即闽江与大海的交通要道(即主航道)。“途经巨浸,山号黄崎”。浸(动词名词化),即大水、沼泽、浅滩。巨浸就是巨大的沼泽浅滩,联系到下一句“山号黄崎”,就是浅滩上有座黄崎山。因此“途经巨浸”就是“途经巨岛”(这是本文的重要发现,也是史学界同仁忽略的地方)。大家知道,闽江口最大的岛屿就是琅岐岛(清代《闽县乡土志》称琅岐是闽江入海口“巨岛”)。

  查1931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福州湾,当闽江入海之口……口外群岛罗列,近则有黄岐、芭蕉、熨斗等岛,远则有白犬列岛,而五虎岛横塞江口,尤为要地。”此处“黄岐”就是今日琅岐岛。而《三山志》和“福安说”研究对象是黄岐江、黄崎镇、白马港,而不是碑文所说的唐五代“山号黄崎”,更不是“江海通津”,也没有“途经巨浸(岛)”。

  《唐故威武军节度使守中书令闽王墓志》称王审知开辟甘棠港的地方是“古有岛外岩崖,蹴成惊浪,往来舟楫,动致败亡”,更加证实王审知致祭炸石地方在闽江口琅岐岛(古称黄崎、刘崎),“碎巨石于洪波,化安流于碧海”。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记载:“甘棠港在闽县,旧名黄崎港,先有巨石为舟楫之患,唐天祐中闽王命工凿之,忽然震碎,敕改。”据此,闽王王审知修建的甘棠港在闽县黄崎港(即今琅岐港)已可定论。刘山甫致祭甘棠港

  宋《三山志》载:“刘崎巡检,今闽县。(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诏添置巡检一员,驻扎刘崎,巡捕长乐、连江、闽县私盐盗贼。”宋洪迈的《夷坚志》又载:“(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七月,福州甘棠港有舟从东南漂来,载三男子、一妇人,沉檀香数千斤……甘棠寨巡检以为透漏海舶,遣人护至闽县,县宰丘铎文昭招予往视之。”这段记载进一步说明福州甘棠港归闽县管辖,甘棠寨巡检就是五十五年前(皇帝)诏添置的设在琅岐岛的刘崎巡检。由于甘棠港名声很大,因此刘崎巡检又改称甘棠寨巡检,同时说明,琅岐又称刘崎。

  笔者从小就有一个疑问:琅岐在福州话中为什么说成“牢耶”,原来出处在此。“牢耶”就是“刘崎”。为什么琅岐旧名“黄崎”会演变成“刘崎(牢耶)”呢?而且一直保留在福州方言中。这就要联系到王审知修建甘棠港,是派刘山甫坐镇指挥。

  在琅岐龙台村刘氏宗祠里,笔者见到了福建刘氏族谱丛书《唐司马参军刘贻孙世家》,书中记载:“刘山甫,彭城人,随王(审知)入闽的部将。谋勇双全,王审知授其节度判官,终殿中侍郎,负责致祭连江‘甘棠港’。”

  刘家在修建甘棠港工程中贡献巨大。刘家与王家关系密切,王审知三兄弟是跟随安徽寿州王绪起义军南下,王绪妹夫刘行全是先锋大将军,战功显赫。王潮、王审知占领福州后,为纪念大将军刘行全,在福州北门设立北庙(即今鼓楼区北庙),专门祭祀刘行全,并对刘氏后裔予以重用。长乐潭头镇有二刘村(即刘砥、刘砺兄弟),他们与朱熹并祀三贤祠。王审知儿媳妇刘华墓的墓志铭自称“彭城刘氏”,与彭城人刘山甫应属一脉。刘家与王审知是儿女亲家,在甘棠港一带根基雄厚。因此,甘棠港所在的黄崎(今琅岐)被福州方言称为“刘崎(牢耶)”一直流传至今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