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青年寿山石雕刻家作品获全国金奖
金秋十月,从首都北京的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福州青年寿山石雕刻家林贤乐的作品《雨巷》在2016年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上摘得金奖。据了解,玉器百花奖是全国玉器雕刻类最高级别的奖项。从1300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年仅36岁的琯头青年是如何做到的?【详细】
“80后”“非遗”闽剧传承人魅力缘自坚守
盛夏夜,福州大戏院舞台中央一名身着马裙,长袖善舞的女演员用闽剧旦角代表性曲牌【自掏岭】和【叠牌】将传统闽剧折子戏《窦氏女·寻子》演绎得如泣如诉,令观众动容。【详细】
“饲壶人”陈旭:以壶会友,把壶言欢
从年少寻壶到长大后执著玩壶,再到如今以壶为业、亲自制壶,“饲壶人”陈旭的人生轨迹似乎不同于普通的80后。陈旭是福州壶界有名的玩壶青年,江湖人称“壶痴”。如今壶已成为了一种媒介,让他结识更多的朋友,拓宽更广的视界。【详细】
漆艺新锐蔡传销:漆艺新锐的“任性”创新
漆艺界的“新秀” 蔡传销,因与“一休哥”撞脸和多点子得名“一休”外号他作为漆艺新锐,他说,愿意做一个不羁而又不失风度的尝试者。【详细】
福州“零点四六”乐队:成员年龄混搭 职业各异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许巍的新歌掀起了一场“诗和远方”的大讨论。“远方”是空间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吗?他们说,不!4月初,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的师生们,就在校园内众筹了一场“诗和远方”——他们发起用“一杯奶茶的价格”支持艺术的众筹活动,众筹所得用于举办一场民谣音乐会。【详细】
尹派小生徐伟钗:沉静的越剧新力量
1994年出生的徐伟钗,已经是青年演员中的佼佼者。平时安静低调的她,只要在台上一起范儿,就显得光彩照人,纤细的身体里饱含能量。这沉静的力量,让她出落得比同龄人更加成熟。【详细】
尤溪“80后”姑娘手绘福州美食走红 非科班出身
林小姐说,画这些画只用了水笔和彩色铅笔,作品其实还比较粗糙,大家喜欢,她也感到意外。此前,她还画过鼓浪屿以及福鼎等地的美食。【详细】
老人手绘钢笔画走红 网友赞誉有丰子恺漫画笔韵
从三坊七巷到三山两塔,从白马河到左海公园,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赋予他丰富的创作资源与灵感,他把对有福之州的热爱倾注于笔下。【详细】
福州三小伙掀手绘文创潮流
原创手绘高校风景风靡全城,三个男生凭借过人技艺和敢于人先的创业激情,把市场从福州做到全国。【详细】
80后工科男生玩转传统手工艺
陈龙浑身上下透着清新逼人的“文艺范儿”,他在文化底蕴深厚的福州三坊七巷经营着自己的文创商铺。【详细】
“90后”小伙玩起跨界 为企业量身打造文化故事
傅毓峰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大二时,他就结合专业知识创业,成立了空间设计工作室。【详细】
小伙创业4次方见曙光 销售创意抱枕打“翻身仗”
已有一番创业心得的张守清准备在今年实现进一步转型——推出原创作品,目前就想把每一步走好。【详细】
福州传统文化守望者在努力 创造新“文化地标”
从线上到线下,福州的文化爱好者们“玩得”不亦乐乎,这背后,是一群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在努力。【详细】
女裱褙师陈丽娟:做裱褙师要耐得住寂寞
80后女孩陈丽娟,是一位年轻的古字画裱褙师。曾在德化瓷器厂打工,因对瓷器上绘刻字画感兴趣,在结识一位裱褙师后,2007年她便转行投入到这个行业。如今每天接触许多名家字画,加上自己的勤奋自学,陈丽娟的古字画修复手艺更加精湛,在书法上也初见成就。【详细】
雕刻师陈强:对事专一,对石专情
陈强,罗源人,师从潘惊石,擅雕古兽、俏色。近10年来,在雕刻艺术领域,陈强屡屡斩获各种荣誉。屈指一算,从1997年,陈强拜入潘惊石门下学习钮印雕刻,到2004年开办了自己的“陈强工作室”,再至于如今的名声渐起,他已与寿山石雕刻相伴将近二十年。【详细】
90后闽剧演员杨帅:感悟林公精神力量
杨帅,90后闽剧演员,在闽剧《林则徐与王鼎》中饰演林则徐。杨帅出生于闽剧世家,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州市艺校闽剧班学习小生。2012年,进入福州闽剧院并很快担任多部剧目主演。曾凭借《林则徐复出》的“邪片鬼”吴三福一角获得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化奖金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金奖得主。【详细】
装裱师黄官发:做字画的“化妆师”
黄官发做字画装裱已经有10个年头了。因工作关系,有幸接触到优秀字画,也使他得以重拾儿时喜好,百忙之中也要抽空练习书法、绘画。当有人问起“什么是装裱师”时,他总是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字画的“化妆师”。【详细】
侯喜东:用个人画展为自己的美术之路总结、鼓劲
90后青年艺术家侯喜东,来自甘肃,刚在今年6月份毕业于闽江学院美术学院,主要擅长以写意花鸟为题材的国画。如今,他又开始学习漆画。近期,毕业半年的侯喜东还第一次举办了个人画展,作为学画至今的总结与鼓劲。【详细】
网络女主播豆苗:我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20多岁的大女孩豆苗是一位来自北方、生根南方的网络女主播。20多岁的她因这儿空气清新而留在福州。因身边朋友与网络主播结缘。她说,虽然我是娱乐主播,但是我对节目的负责态度可一点都不“娱乐”。【详细】
青年导演巫向华:用影像表达自己的价值观
80后导演巫向华,是一位以拍摄制作广告片与电影的青年导演。2007年,从北京回来的他在福建拍了首部作品。今年7月,他萌生出想要在福建本土拍摄一部搞笑网剧《我乐个趣》的念头。他致力于通过影像展现人们的生活,传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世界观、价值观。【详细】
古筝教师王垚垚:耐得住寂寞的弹拨
王垚垚是一名年轻的古筝教师,在大学里主修古筝专业。初入社会的她凭丰富的家教经验有着自己一套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学琴的孩子就要耐得住寂寞”,她一直用这句话督促自己,也教导学生。【详细】
王曦的陶艺情怀:陶也,体验手心的温度
帅气小伙王曦,今年26岁,雕塑专业出身的他,与大学同学合伙在乌山创办了一家陶艺体验店。开业一个月来,吸引了不少爱好手工的顾客。王曦说,在喧嚣尘世里寻一处静谧,感知一个土坯在自己的手心蜕变成形,或完美,或缺陷,那都是人生。【详细】
95后摄影爱好者子墨:用相机留住榕城点滴美好
用自己的心,寻遍福州大街小巷的每个角落;举起相机,捕捉榕城好山好水、好人好事。95后男生子墨是福州一所大学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只要一有空闲,他便带上他的忠实伴侣——相机,外出采风。在他的镜头下,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美。【详细】
80后“皮匠”何巍:坚守在手工艺的创新路上
何巍,80后小伙,从网游公司职员转身皮具制造所老板。十年前,他只是个单纯喜欢皮具的初出少年,如今,他的手工皮具已成为美国纽约时装周展的定制用品。何巍和他的四人皮匠团队,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手工艺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详细】
婚礼策划师阿宝:我收获的是幸福的背影
她是行走于福州时尚前沿的婚礼策划师,她希望成为所有新人最亲密的朋友,她精心策划每一场主题婚礼,为的是让每个创意都使新人的婚礼成为他们的“独一无二”。她就是婚礼造梦者——林潸,大家习惯叫她:阿宝。【详细】
傅蕾:福州文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发掘
傅蕾,福建人民艺术剧院的青年导演、编剧。傅蕾非常开心话剧的观众和市场正逐渐被唤醒,而她和她的作品也是参与其中的一员。她说,福州不是没有文化,只是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发掘。【详细】
青年古琴师李皞:在琴音绕梁中,与灵魂对话
李皞, 闽江学院青年教师,醉心中国传统文化。他作为古琴传承人,传习琴艺,钻研琴学,弘扬中国古琴文化。他现在是年青的古琴师、斫琴师。他说,在琴音绕梁中,与灵魂对话。【详细】